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教学资料范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1 / 4 第三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 知道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 3. 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学会测量特殊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活动,提高参加实验的兴趣和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重点难点】 重点 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和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 测量特殊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刻度尺、一段棉线、两块三角板、硬币、量筒、量杯、石块等.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明明到美丽的海滨游玩,捡到了许多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鹅卵石, 他看着心爱的鹅卵石,突发奇想,怎样才能测出每个鹅卵石的体积呢? 激发学生探(生)思考、交流、讨论. 究的欲望. 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 问题:如何用毫米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纸弄皱了,还测得准吗? 点拨: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 量时,可以把很小的多个相同物体叠加起来,用刻度尺测总长,再去算每一 个的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测多算少法”. (生)做一做:用手中的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问题:你怎样测出硬币的直径? 点拨: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 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 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 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卡测法”.如:圆柱体直径测量方法. (生)做一做:分组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角硬币的直径,交流测量培养学生动结果. 手操作的能力和问题:你怎样测出硬币的周长? 尊重实验数据的点拨:长度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精神. 长度并非直线,如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圆柱体的周长等,无法直接 测量,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作 好标志,然后量出标志之间细绵线的长度即可,此种方法被称为“变曲为 教师活动 2 / 4 直法”. (生)做一做:分组用细绵线和刻度尺测量一角硬币的周长. 2. 体积的测量 问题:如何测量液体的体积? 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多媒体展示:量筒和量杯的实物图片. (生)说一说: (1)量筒和量杯的刻度单位? (2)量筒和量杯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量筒和量杯刻度的特点? 总结:量筒和量杯上刻度的单位:毫升(mL),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量筒上的刻度均匀,量杯上的刻度上密下疏. 演示实验: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思考:通过观察实验能总结一下如何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多媒体展示: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总结归纳:使用方法:①放平稳,倒入液体后,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生)讨论:如果视线是仰视,读数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学生练习测量液体的体积. 讨论: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学生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点拨:利用量筒或量杯可以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多媒体展示:(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 (2)用细线系住物体,轻轻沉入量筒内的水下,正确读出上升后水的总体积V2; (3)算出被测量物体的体积为V=V2-V1. 学生练习读出图中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3. 时间和长度的估测 提问:如果我们手边没有刻度尺,又需要粗略地知道物体(如物理课本、课桌、教室……)的长度时,你有什么办法吗? 点拨:用人体的指距、跨步距离……进行粗测. 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现成的长度测量工具——指距、跨步距离等粗测课桌的长和宽、教室的长和宽,并与用刻度尺测量的结果进行对照.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提问:1秒钟可以做什么事情?选择合适的计时工具,测一测你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如何用铅笔和刻度尺来测细铜丝的直径?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解析: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不足1毫米的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可以采用“测多算少法”,将小的直径叠加后算出总长度,然后再除以叠加的个数. 答案: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这个线圈的总长度L,则可以算出该金属丝的直径D=L/n.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 2.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3. 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师生共同概括与总结.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用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和问题.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 的习惯. 让学生对常见物体的长度有感性认识,初步学会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 /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