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职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思考

作者:贾新华

来源:《职业时空》2009年第04期

摘要: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重点对如何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质教育;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加剧,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已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现代企业更加青睐那些理论丰富、技能过硬、人文素质高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经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也称为“灰领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注重校企深度融合。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 在培养目标上,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具有大学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又称为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和大学生的能工巧匠,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胜任工作岗位。

2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课程设置紧跟岗位要求,课程设计按岗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为核心来展开,按照“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3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工学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职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能够真正突出育人中心,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既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较强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内容之外的其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吸取深厚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报国之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取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思想、理论精髓,从而志向远大、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从而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有利于学生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从而促进高尚情操、丰富情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 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漏洞

由于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自然更加重视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课。部分学校除了开设教育部明确规定的“两课”外,很少开设其它与人文素质相关的课程。在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而是一个“工具人”。缺少人文要素,高职院校就容易转变成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所,而无法完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使命。

2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基础相对较差

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语言表达能力不高,人文常识欠缺,有些学生表现为自由、散漫、自制力弱,团队精神不强,审美情趣不高。加上自身又不善于学习,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高职院校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

大学之所以称其为大学,不同于社会上的职业培训中心,必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高职院校由于发展起步较晚,人文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缺少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 4 高职学生人文学习状况令人堪忧

高职学生受传统不良学习风气影响,进人大学后,不善于读书,更是很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缺少参加人文素质讲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调查,很多学生从未拜读过中国优秀名著,人文基础常识匮乏。还有部分学生从不关心政治,了解时事,没有追求和目标。同时,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得学生忙于升学、外语过级以及各种技能考试,而很少顾及人文知识的学习。

四、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1 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1)调整课程设置。在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以必修、选修和限选的形式开设人文素质课程。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心理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全体一年级新生在第一学期开设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限选课《大学生就业指导》,对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掌握求职应聘技巧、提高自身竞争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要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根据高职教育特点设置一定比例必修或选修的人文课程,如文学欣赏、艺术欣赏、哲学等,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2)教书育人,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意识、吃苦耐劳的能力、精益求精的品格,发挥专业课在提高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3)丰富人文素质课程形式,提高教育实效。人文素质课程绝非简单的理论阐述,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和实践锻炼,使学生提高人文素质,体会人生哲理,坚定理想信念。课程形式可以设为理论研讨、参观调研、专题讲座、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特别是要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特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