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渗沥液处理改扩建后总规模确定为:700 m3/d(原水进水700 m3/d,浓缩液清夜回流210 m3/d,出水不低于680 m3/d),具体水量要求如下图。

700m3/d 910m3/900m3/d 厌氧 d 膜生物反应器 排泥 10m3/d 100m3/d 浓缩液清液 830m3/d 纳滤 700m3/d 反渗透 540m3/出水池 d 调节池 清液210m3/d 排泥 70m3/d 100m3/d 纳滤浓缩液 130m3/d 反渗透浓缩液 160m3/d 纳滤浓缩液处理 反渗透浓缩液处理 上清液110m3污泥处理系统 50m3/d 30m3/d 20m3/d 泥饼20m3/d 填埋场

2.4 工程范围

在经批准的《**市垃圾处理场渗沥液处理工程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备采购、施工、试运行、交付使用和培训、服务、指导维护等工程内容和缺陷责任期内工程缺陷修复和质量保修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本工程涉及所有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以及为达到设计要求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的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

2)本工程构(建)筑物、配套设施的整体基础处理、建造(包括原有构(建)筑物的利用、改造、拆除等)。

3)本工程臭气的综合治理;

4)我公司负责本工程的达标排放及环保验收,并运行一年,通过移交(竣工)验收后整体移交给甲方;

6)本工程保修期内的缺陷修复和保修工作等。 2.5 工程地质 2.5.1 地形地貌

6

现垃圾处理场地处丘陵区,厂地为一独立小流域,小流域面积65万m2,北、西、南三面高,中间低,向东开口,形成一簸箕状地形,以厂区西南部最高,绝对高程为115 m。场区沟谷开阔,呈树枝状,切割不深,山脊、山顶圆滑,地面坡度小,一般变化不大,地面坡降在9%左右。

1、工程地质条件

现垃圾处理场内为混合花岗岩大面积分布,有石英脉、煌斑岩脉及混合伟晶岩脉穿插其中。场内第四系分布较小,只在冲沟两侧分布,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规模都不大。

(1)构造特征

场区附近构造以断裂为主,其次为节理裂隙。初步定出NE和NW向断裂四条。 (2)第四系

厂区内第四系不发育,分布面积小,厚度薄,仅分布于厂区内东部及北部的冲沟下游及其两侧。主要岩性上部为粉质粘土、粉土,下部含粗砂及碎石,厚一般为0.5~2 m,成因为残坡积和坡洪积。

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含水层及地下水运动条件为:

厂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混合花岗岩的风化裂隙含水层,其次为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

基岩风化裂隙带是厂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介质,钻探揭露,不同的风化带各具特征。强风化带,岩石裂隙极为发育,岩芯呈块状及碎块状,钻进取芯困难,岩心采取率低。强风化带厚一般6~8 m,最厚达23 m,中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即有张裂隙,也有闭合裂隙,岩心呈短柱状部分碎石块,岩心采取率偏低。该层厚度一般为4~7 m,最厚为11.5 m,由于基岩风化裂隙较为发育,形成厂区的主要含水层,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山坡上部的风化带,一般是透水不含水,只有在山坡下部及谷底特别是水库周围才形成本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由于该区含水层分布面积有限,补给汇水面积小,植被不发育,水土易流矢,故富水条件差。厂区第四系空隙水含水层,小面积分布于沟谷之下游,含水层厚度较薄,因其覆盖于基岩之上,故第四系空隙水与风化裂隙水水力联系密切,基本为同一含水层。

厂区内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从补给条件分析,地表岩石风化剧烈,风化裂隙发育,地表岩石往往风化呈砂粒状,极有利于降水的入渗补给,但又如前所述,由于植被

7

不发育,水土易流失,地下水的补给量又受到一定限制。厂区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一致,向沟谷汇流,总的由西向东径流,水力坡度在8%左右,迳流途径极短。

8

3.施工组织措施

3.1方针目标:

本工程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社会意义重大,直接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因此成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在公司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施工的各项工作,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实现文明施工,现场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做到按期开工,按期竣工;工程质量最终达到优良等级;安全生产,不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轻伤负伤率控制在3‰以内。

3.2工程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采 购部 质检部施工部财务部 技术部 安全部 金。

(2)负责组建项目部并组织制定项目部各项制度。 (3)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实施。

(4)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

9

3.3项目经理部人员职责

为了使项目部人员分工明确,协调工作,明确项目部人员职责如下: 3.3.1项目经理人员职责

(1)代表公司实施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履行《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缴纳风险保证

设备。

(5)协调和处理好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单位、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等各种关系,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加强成本管理,搞好经济核算,及时回收工程款,按照公司有关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好公司、分包单位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7)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例外性事件。 (8)工程竣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结算和分析总结,接受审计。 (9)做好项目经理部的解体和善后工作。

(10)协助公司有关部门进行项目的检查和评奖申报。 3.3.2项目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各种资料计划。 (2)编制分部工程成品防护措施。

(3)编制治理质量通病具体措施,并在实施中负责落实,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措施情况。

(4)协助项目经理完善质量保证计划及贯彻落实。

(5)对质量计划中的关键工序,负责编制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作经常性检查。

(6)负责关键工序与隐蔽验收前的预先检查工作。 (7)对装饰分部同时采用文字和样板的方式进行交底。 (8)负责工程定位、轴线和标高的控制。 (9)负责工程预决算工作,参与经济核算。 (10)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3.3施工员工作职责

(1)负责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 (2)协调施工现场的工序穿插,并组织一般工序的质量检验。 (3)负责落实班组的自检情况,并及时组织质检员进行检验。 (4)负责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施工记录。 (5)负责成品防护措施的落实。 (6)负责工程的放线和抄平。

(7)负责治理质量通病措施落实检查工作。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