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教学设计 ——以《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教学设计为例
一、
教学内容
新课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本第83页例5、第84页例6。 二、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使学生概括得出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探索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3.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自主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探索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掌握因数中间有0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学情分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教材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安排了本节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在乘法中如何处理0的具体方法,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多位数乘法打下基础。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处理好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难度不算大,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并在计算时胆大心细。 五、把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设计: (一)概念图搭建知识结构
【设计意图:根据课时知识内容以及该课时所在单元、年级、整个小学期的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上,整理该课时知识脉络。概念图有助于整理思路,帮助教师根
据教学内容搭建知识结构,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老师分清课程的重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清晰的知识结构才能设计出完整的课程。】 (二)思维导图设计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在知识结构概念图的基础上,把思维发散开来设计教学环节,这就需要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连续性,如何达成概念图的知识建构,每个环节如何把握,环节与环节间如何连接,思维导图可以把概念图清晰化,也有助于老师整理思路。最后设计完整的教学环节就水到渠成了。】 (三)完成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运河小学正在举行的大课间活动照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照片吗?”“哦,我们学校的大课间真是太精彩了!想知道大课间活动中隐藏了什么数学问题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示题目课间操每个方阵502人,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独立写算式,再板书算式。 师:“同学们,请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因数中间有“0”,点题: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板书)
【设计意图:从学校的大课间出发,让学生学习联系生活,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师:“请个同学来试一下。”
引出问题:“十位上0×3等于几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课件出示3个分别装有1个桃子的盘子。
师:“请问一共有几个桃子?你会列加法算式吗?”“乘法呢?” 1+1+1=3
3×1=3,并说明算理:3×1表示3个1相加。
课件再出示3个空盘子。
师:“现在有几个桃子?”“你会列加法算式吗?”“乘法呢?” 0+0+0=0
3×0=0(板书),并说明算理:3×0表示3个0相加。 师:“你能再具体举个例子吗?”如:4×0=0、0×5=0…… 师:“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吗?” 引导学生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板书)
师:“看回刚才的502×3,你现在会列竖式计算吗?”请个同学上讲台完成计算,并请几个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练习:看书P83页,填写想一想,完成p83做一做 (2)因数中间有“0”的进位乘法
出示运河小学“好书阅读”活动的图片资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出示练习题:我们运河小学共有508名同学参加“好书阅读”,每位同学在活动中至少阅读3本书,你知道在活动中他们至少阅读了多少本书吗? 师:“同学们,你们会列式吗?”先请学生列横式并板书
师:“同学们,用加法我们怎么计算出准确值?”“用拆数的方法呢?” “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
先学生独立计算,再请学生将解题过程,老师板书算法和步骤。再同桌互相说算法、算理。
练习:看书P84页,填写横线,完成p84做一做 (3)对比进位与不进位的两种情况
师:“比较这两道算式,他们因数的中间都有什么?”(点题) 师:“再看看结果十位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进位与不进位的两种情况(板书:不进位、进位)。
【设计意图:先学习因数中间有“0”的不进位乘法,再学习进位乘法,最后对比分析,知识建构既有独立性,又有阶梯性,并且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整合起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包括“不进位乘”与“进位乘”两种。】
3、分层练习 加深理解 (1)完成p85:2
去年我们学校共义务植树205棵,今年种的是去年的2倍。今年义务植树多少棵?
(2)思维训练营 1、猜猜测它是谁? 7 0 4 5 0 1 8 0 2 × 6 × 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