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渗透性利尿是直接由于
A. 滤过率增加 B. 血浆晶体渗透升高 C.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 E.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通透性降低
29.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 血压轻度降低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容量轻度减少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 血压升高 28. 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C)
30. 下列因素中______可抑制肾素的分泌
A. 肾交感神经兴奋 B. 循环血量增加 C. 血压下降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 肾血流量减少
第九章 感觉器官
1、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不正确的论述是:
A、感受器具有换能作用 B、感受器仅对适宜刺激发生反应激能产生适应现象
D、 感受器的敏感性可受中枢调制 E、 受到刺激时可产生感受器电位 2、光线进入眼内发生折射的主要部位是: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 3、视近物时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 A、角膜曲率半径变小D、房水折光指出数增高
B、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变大E、瞳孔变大
C、眼球前后径增大
C、感受器对刺
4、关于近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像于视网膜之前D、近点较正常人远
B、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C、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
E、眼的折光力过强也可产生
5、当注视物由远移近时,眼的调节反应为:
A、晶状态凸度增大,瞳孔散大,两眼会聚 B、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视轴会聚
C、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散大,两眼会聚 D、晶状体凸度增大,瞳孔缩小,视轴散开
E、晶状体凸度减小,瞳孔缩小,视轴会聚
21
6、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A、视蛋白合成障碍 B、维生素A过多D、视紫红质不足
E、视黄醛过多
C、视紫红质过多
7、颜色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黄色 E、蓝色
8、对于近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点越近表明眼的调节力越好 B、老视眼的近点较正常人远。 C、远视眼的近点较正常人远 D、近点越近表明眼的调节力越差清物体的最近距离为近点 9、老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A、角膜曲率改变 B、角膜透明度改变 C、晶状体弹性减弱 D、晶状体透明度改变 E、房水循环障碍 10、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称为: A、远视眼 B、近视眼
C、正视眼 D、老视眼 E、散光眼
E、眼能看
11、关于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存在视杆和视锥两种感光细胞C、中央凹处视锥细胞分布密集能力差
12、声音的感受细胞位于: A、内耳基底膜上 B、鼓膜上
C、盖膜上 D、卵圆窗上 E、圆窗上
B、两种感光细胞的感光色素均有视紫红质 D、视锥细胞光敏感度差
E、视杆细胞分辩
13、耳蜗顶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 A、低频听力 B、高频听力频听力
14、声波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
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 B、幅度不变,压强增大 C、幅度增大,压强增大 D、幅度减小,压强减小 E、 幅度增大,压强减小
15、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仍在进行,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逐渐减少,此现象称为:
A、疲劳 B、抑制
C、传导阻滞 D、衰减性传导
E、感受器的适应
C、高、中频听力 D、中、低频听力 E、中
22
16、刺激前庭器官所引起的机体反应,不包括: A、眼震颤
B、颈部和四肢肌紧张改变 C、旋转感觉
D、静止性震颤
E、心率加快,眩晕,呕吐 17、双眼视觉不涉及的功能是:
A、扩大视野 B、增强辨色能力 C、产生立体视觉 D、弥补视野中的盲点 E、增强对物体距离判断的准确性 18、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延髓 B、外侧膝状体 C、脑桥 D、内侧膝状体 E、中脑 19、当用光照射正常人的左眼时:
A、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不变 B、右眼瞳孔缩小,左眼瞳孔不变
C、两侧瞳孔均缩小 D、两侧瞳孔都不变 E、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扩大 20、视角与视力的关系是:
A、视角越小,视力越差 B、视角越大,视力越好 C、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D、视角为零,视力越差 E、视角中等,视力最好
第十章 神经系统
1. 神经冲动抵达末稍时,引起递质释放主要有赖于那种离子的作用? A. Cl- B. Ca2+ C. Mg2+ D. Na+ E. K+
2.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
A 双向性 B 相对不疲劳性 C 绝缘性 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E 生理完整性
3. 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双向传递 B. 不易疲劳 C. 突触延搁 D. 不能总和 E. 呈衰减性
4.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A. 极化 B. 超极化 C. 后电位 D. 复极化 E. 去极化
5 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 链琐状联系B 环状联系C 辐散式联系D 聚合式联系E 侧支式联系
6.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种离子在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高?
A. Ca2+ B. Cl- C. K+ D. Na+和K+,尤其是Na+ E. Cl-和K+,尤其是Cl-
23
7. 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哪种离子在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加 A. Na+、Cl-、K+,尤其是K+ B. Ca2+、K+、Cl-,尤其是Ca2+ C. Na+、K+,尤其是Na+ D. K+、Cl-,尤其是Cl- E. K+、Ca2+、Na+,尤其是Ca2+
8. 以下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 M、N和α B. M、N和β C. M、N1和N2 D. M、α和β E. M、β1和β2
9.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5—羟色胺 D. 乙酰胆碱 E.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10.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A. 通过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B. 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 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D. 通过特异投射系统激动大脑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E. 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系统,不易受药物的影响
11. 视觉皮层代表区位于
A. 颞叶的颞横回 B. 颞叶的颞上回 C. 中央后回 D. 扣带回 E. 枕叶距状裂
12. 以下哪种感觉不经过特异投射系统传入?
A. 嗅觉 B. 听觉 C. 视觉 D. 味觉 E. 本体感觉
13. 第一感觉区位于
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颞叶皮层 D. 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E. 颞下回
14. 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 刺痛 B. 慢痛 C. 定位不精确 D. 必有牵涉痛 E. 对牵拉不敏感
15. 牵涉痛是指
A. 内脏疾病引起相邻脏器的疼痛 B. 手术牵拉脏器引起的疼痛 C. 神经疼痛向体表投射 D. 按压体表引起部分内脏疼痛 E. 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一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16. 关于脊髓休克的下列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脊髓突然被横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即暂时丧失 B. 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感觉和随意运动可逐渐恢复 C. 动物进化程度越高,其恢复速度越慢 D. 脊髓休克的产生,是由于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 E. 反射恢复后,第二次横断脊髓,不再导致休克
24
17. 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 屈肌反射 B. 肌紧张反射 C. 对侧伸肌反射 D. 翻正反射 E. 腱反射
18. 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的收缩 B. 牵张反射在抗重力肌表现最为明显 C. 牵张反射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D.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E. 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牵张反射即永远消失
19. 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B. 支配几乎所有脏器 C. 紧张性活动 D. 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 在应急反应中活动明显加强
20. 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A.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B. 不支配某些脏器 C. 紧张性活动 D. 刺激节前纤维时反应比较局限 E. 在应急反应中活动明显增强
21. 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 瞳孔扩大 B. 糖原分解增加 C. 逼尿肌收缩 D. 骨骼肌血管舒张 E.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22. 副交感神经对代谢的影响是
A. 促进甲状旁腺素分泌 B. 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C. 促进糖原分解 D. 促进胰岛素分泌 E.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23. 下列不属于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是
A. 心跳加快,瞳孔开大 B. 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C.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D. 胃肠平滑肌收缩 E. 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24. 谈论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A. 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 C. 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 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E. 非条件反射
25.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 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 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D. 可脱离非条件反射独立完成 E. 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学习记忆的过程
26. 一侧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重量B. 运动功能C.感觉功能 D. 语言活动功能 E. 皮层沟回数量
27. 人类小脑受损后可出现一些症状,下列哪一项是不会见到的(D)
A. 运动共济失调 B. 肌张力降低 C. 平衡失调 D. 安静时出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