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比较探究:《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2课时)
(教学设想:本节课以课前预习做铺垫,以重点字词的理解与书写做引子,引导学生掌握文章观点,达成教学目标。字词囊括观点)
课前预习:
1.读《读书杂谈》与《读书的三种姿势》,积累其中的生字新词及四字词汇,并查字典,理解其意思。(以字词为突破口,为完成文章内容品读做铺垫)
2.朗读《黄生借书说》,通过查资料及同学间相互学习的方式将文章读通读顺。
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教学目标:
1. 积累重点词语、四字短语和成语。
2. 感知文章的观点,并联系《孔孟论学习》做深入理解。 3. 感受以议论为主的演讲词的特点。 4. 培养乐于读书并善于读书的心境。 5. 提升比较性阅读能力。 评价任务:
1.字词品读能力。
2.文章概括观点的能力与语言品读能力的提高。
3.乐于读书并善于读书的心境培养。
4.合作交流热情与能力。
5.书写规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读书杂谈》
1. 直接导入:
我们从《孔孟论学习》中得到了很多读书的智慧,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又能在“读书“方面给我们提出哪些意见和建议哪。一起品读他的《读书杂谈》。
二、写作目的探究:
1.鲁迅先生在什么情况下写得这篇文章哪?请从文章中找到答案。
“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于是“随便谈谈读书”。
2.你认为第一段的开场白有什么特点?(答案略,重在引导演讲词中平易朴实的开场白的作用)
三、感知探究:
1.词语解释:(找学生解释能作为文章解读突破点的词汇,并过渡为文意解读。板书词汇)
生计:赖以度生的产业或职业。亦指维持生活的办法。
嗜好:喜好,特殊的爱好。
2.过渡:那么鲁迅先生围绕这两个词谈到了几种读书的类型?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速览全文,明确观点。
明确:职业性读书-----功利性(为生计而读),强迫性(勉勉强强)
嗜好性读书----自由性(出于自愿), 趣味性(手不释卷)
3.那么鲁迅先生是希望爱读书的青年怎么去读书哪?针对中国什么样的读书现状提出这种观点哪?看文章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明确读书观点)
明确:“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
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即用一个词概括“泛览”。
“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都该当饿死。”
4.总结:那么让我们记住这些词语:(由五个词语贯穿文章内容并板书)
“生计”--“勉勉强强” ----针对现状----“抱住课内”兼“泛览”群书
“嗜好”-----“手不释卷”
5.鲁迅先生的这些观点与《孔孟论学习》中哪些名言相对应哪?
明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6.鲁迅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最生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找到并品读其作用。
明确:比喻论证:.读书与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作比喻。
.嗜好性读书与爱打牌的情形作比喻。
作用:风趣、别致、生动、形象,使说理深入浅出。
7.总结:(略)
第二课时《读书的三种姿势》
一、词语解释:(找学生解释能作为文章解读突破点的词汇,并过渡为文意解读。板书词汇)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