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人物篇)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人物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李承之传

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那守任情执法,人莫敢忤,承之独有所作假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回实词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评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铁,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有改动)

【注释】①曹掾(yuàn):汉朝三公府和郡县各曹主官的通称,正为掾,副为属或史。文中代指下属。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 辞不受( ) .

(2)人莫敢忤( ) .

(3)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 ) .

(4)神宗语执政曰(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而中进土第 而山不加增 ..B.公自为之则已 则汉室之隆 ..C.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 徒以有先生也 ...D.今以命汝,异恩也 当余之从师也 ..

第 1 页 共 10 页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1分)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①也。为楚怀王左②。博闲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今,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日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 正道直行竭患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楚之同姓:楚本姓芈,楚武王之子子瑕封于屈(即今湖北秭归东),其后裔便以屈为姓。②左徒:楚国的官,仅次于最高行政长官令尹。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王甚任之 任:信任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强迫改变 C.因谗之曰 谗:谗言,坏话 D.王怒而疏屈平 怒:生气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划三处)。(3分)

屈 平 正 道 直 行 竭 忠 尽 智 以 事 其 君 谗 人 间 之 可 谓 穷 矣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第 2 页 共 10 页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4.楚怀王开始对屈原“甚任之”,而后为什么“怒而疏屈原”?(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2分)

建信君贵于赵

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王不知寡人不肖,使奉社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怒,请为王说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虚戾,先王不血,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且王之先帝,驾犀首③而骖马服以与秦角逐。

秦当时适其锋。今王撞憧,乃辇建信以与强秦角逐,臣恐秦折王之椅也”。 (节选自《战策,赵策三)

【注释】①先王不血食:不能再祭祀先王之灵。②幼艾以年轻美貌而受到国君特殊爱信之臣。即所请“宠臣”③犀首:指公孙衍,因曾在魏国任犀首,故号“犀首”。④骖(cān)马服:骖,乘,驾驭。马服,指赵奢。⑤憧憧( chōng)摇曳不定的样子。⑥辇(ni?n):此处用作动词,是说赵王与建信君同车。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赵王/迎之 B.岂敢/轻国若此 C.为冠/而败之 D.以与/秦角逐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 公子魏牟过赵 ( ) .(2)工见客来也,因辟 ( ) .(3)臣恐秦折王之椅也 ( ) .

第 3 页 共 10 页

⑤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