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

试卷答案 第 1 页 (共 10 页)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D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

A、道德评价 B、社会舆论 C、传统习惯 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 )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

试卷答案 第 2 页 (共 10 页)

本分界线。

A、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B、为人民服务 C、遵循集体主义 D、诚信 答案:B

14、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主张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这种观点属于( ) A、拿来主义 B、全盘复古论 C、历史虚无主义 D、闭关主义 答案:C

15、正确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坚持( ) A、全面肯定,全面照搬 B、批判继承,科学辨析 C、全盘否定,全面抛弃 D、复古论或虚无论 答案:B

16、以下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的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C、追求精神境界的需要 D、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答案:C

17、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这种观点属于( ) A、全盘复古论 B、拿来主义 C、历史虚无主义 D、闭关主义 答案:A

18、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体现的是道德的(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激励功能 D、规范功能 答案:A

19、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 A、认识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

试卷答案 第 3 页 (共 10 页)

B、认识功能、辩护功能、规范功能 C、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D、导向功能、辩护功能、规范功能 答案:C

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 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答案:B

21、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是由( ) A、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B、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C、道德的性质决定的

D、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的 答案:B

22、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的有( ) A、“不学礼,无以立” B、“察色修身”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答案: D

23、与《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表达的道德要求不一致的名言是( )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不学礼,无以立” C、“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B

24、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升华

B、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案:D 25、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它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也强调( )

A、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B、维护小团体的利益

C、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D、压抑个人,束缚个性

试卷答案 第 4 页 (共 10 页)

答案:C

26、以下说法对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 B、已经达到最高级别,不需要再发展 C、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D、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 答案:B

27、以下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中,作为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根本分界线的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答案:A

28、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

A、社会关系的形成 B、劳动 C、语言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B

29、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其本质决定于( )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D、政治制度 答案:B

30、以下属于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的有( ) A、“养心莫善于诚” B、“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答案: C

31、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 )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 C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经济建设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 A 33、( )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人类自我意识 B、生产实践 C、风俗习惯 D、社会关系 答案: D

试卷答案 第 5 页 (共 10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