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平时作业(1)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实务

平时作业(1)

得 分 批改人 姓 名: 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 得 分: 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狭义调查与非狭义调查的一个区别在于调查存在着相当固定的程序。 ( R ) 2.随机误差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测量法则和工具。 ( W ) 3.理想的测量结果不应该包含粗大误差。 ( R ) 4.精度是信度与效度的综合。 ( R )

5.信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一般用测量值的方差或其算术平方根一标准差来表示。 ( R )

6.一般情况下,计划准备阶段的时间约占全部调查时间的1/3到1/2左右。 ( R ) 7.当以个人作为分析单位时,调查客体可以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全体人口,也可以是人口中符合某些特征标志部分人口。 ( R )

8.社会经济群体,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按特定关系组成的具有互动作用有结合体。( R ) 9.社会经济调查大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 W )

10.非全面调查涉及的调查范围、单位都比较少,因而可以节省人力,但不能取得全面的调查资料。 ( R )

11.封闭性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回答未提供任何具体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作出回答,属于自由回答型。 ( W )

12.开放性问题是指对问题事先设计 了各种可能的答案,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 (W ) 13.问题顺序设计时问题的安排应先易后难。 ( R ) 14.问题顺序设计时开放性问题放在前面。 ( R )

15.评定尺度法是指问题的答案由表示不同等级的形容词组成,并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由被调查者依次选择。 ( R ) 得 分 批改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调查主体要用数字或符号来进行表达、解释和说明的属性或特征的载体,该测量要素是( B )。 A.测量主体 B.测量客体 C.测量对象 D.测量法则

1

2.受测量不能通过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必须通过一个或多个另外的直接测量值,利用一定的函数关系运算才能得到,此种测量称为( B )。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综合测量 D.主体测量 3.( A )主要来源环境因素及其对测量要素的间接影响。

A.随机误差 B.综合测量 C.系统误差 D.粗大误差

4.根据以往的理论或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某种推测的方法为(B )。 A.归纳推理法 B.逻辑推理法 C.综合分析法 D.类比推理法 5.表示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的指标是( A )。

A.信度 B.效度 C.精度 D.长度 6.地区居民个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客观状态变量属于( A ) A.状态与事实 B.态度与意见 C.行为与活动 D.理论与实践

7.购物、选举、高考、就业、结婚、旅游、促销等各种社会经济行为和活动属于( C )。 A.状态与事实 B.态度与意见 C.行为与活动 D.理论与实践 8.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群体是( B )。

A.家庭 B.个人 C.群体 D.社区

9.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的定县调查和费孝通教授对江南小城镇进行的社会经济调查都属于( A )。

A.案例调查 B.抽样调查 C.全面调查 D.访问调查 10.代填式问卷适合的调查方式主要是( D )。

A.访问调查和邮寄调查 B.访问调查、邮寄调查和座谈会调查 C.访问调查、邮寄调查和电话调查 D.访问调查、座谈会调查和电话调查 11.问卷中甄别部分的主要目的是( A )。

A.确保被调查者合格 B.确保调查结果准确 C.确保问卷的完整性 D.确保问卷的回收率 12.开放性问题的主要缺点是( C )。

A.不便于被调查者回答 B.不利于被调查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C.答案具有多样性,不便于资料的整理 D.不易调查深层次的问题

13.问题的答案有多个,要求被调查者在回答时,对所选的答案按要求的顺序或重要程度加以排列,这种回答方法称为( B )。

A.评定尺度法 B.顺序选择法 C.双向列联法 D.语义差别法

14.“您觉得这种电冰箱的质量怎么样?”这一提问有什么问题?( C ) A.包含的内容过多 B.没有表明时间

2

C.内容过于笼统 D.问题具有诱导性

15. “您认为这一住宅小区的环境不好吗?”这一提问有什么问题?( D ) A.包含的内容过多 B.用词不准确

C.内容过于笼统 D.问题使用否定形式提问 得 分 批改人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测量要素的是( ABCD )。

A.测量主体 B.测量客体 C.测量对象 D.测量法则 E.测量工具 2.狭义调查具有三个特点,即( ABC )。

A.总体性 B.科学性 C.规范性 D.整体性 E.前瞻性

3.提出或形成理论假说的途径主要有( ABD )。

A.归纳推理法 B.逻辑推理法 C.综合分析法 D.类比推理法 D.计量模型法

4.一般用来表示测量的精度或误差的三个指标是(ABC )。

A.信度 B.效度 C.精度 D.长度 E.纬度 5.社会经济调查的客体主要包括(ACDE )。

A.个人 B.国家 C.群体 D.组织 E.社区 6.在选定调查课题的过程中,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ABCD )。 A.课题的价值 B.可行性 C.进行初步研究 D.课题的表述与假说的建立 E.社会经济群体的人口学特征 7.社会经济调查各项准备工作包括(ABCD )。

A.历史资料的搜集 B.经费的筹措 C.人员的选择 D.培训及预试验和试点 E.行程路线的确定 8.问卷设计的完整过程大体上分为(ACD )三个阶段,

A.事前准备 B.前期认证 C.实际设计 D.事后检查 E.方案确定 9.问卷的实际设计阶段包括( ABCD )。

A.调查中所要提问的问题的设计 B.问题答案的设计 C.提问顺序的设计 D.问卷的版面格式的设计 E.问卷的试用

10.事后检查阶段包括(BCD )。

A.问题答案的设计 B.问卷的模拟试验 C.问卷的修正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