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注重引进专业知识对口、有研究积累的博士研究生和研究经验丰富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力争未来5年内,引进博士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5人以上。
制定优惠政策,围绕研究院优势特色研究领域,积极引进高层次科研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着力培育一支有利于优势研究领域形成和创新型研究院建设与发展的人才队伍。
切实发挥好院专家办公室的作用,在发挥好现有专家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和聘请更多区内外专家。大胆探索人才引进方式,建立专家长期工作与短期服务相结合的弹性工作机制。力争到2015年,研究院外聘专家主持重大课题占全院重大课题总量的比重达到20%以上。 3.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坚持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统筹人才发展和研究院发展,推动人才管理向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打破论资排辈,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树立量才录用、适时用才、用其所长的用人观,改革人才选拔使用方式和方法,营造开放的人才使用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和退出机制。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按工作能力定职位,按岗位定薪酬。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有效、操作性强的人才评价系统,定期对人才进行综合评估、业绩考核。注重对人才的实践贡献评价,着力建立与研究院职能和科研人员研究领域挂钩的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在重点研究领域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并建立相应合理的评价制度。
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形式多样的激励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双重奖励作用。试行优秀人才和成绩特别突出人才的疗(休)养制度。加大人才建设资金投入,建立研究院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和特别优秀青年人才学习培训和奖励。着力营造团结、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为人才排忧解难,用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
(五)与时俱进,加强研究院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科研院所进步与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遵循规律,促进发展,增加福祉的基本原则,建设研究院文化。要把在单位能舒心,对未来有信心,对社会有爱心作为幸福文化的主要内容,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文化建设,弘扬顽强的拼搏精神,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创新氛围,激发全院人员的创新思维和潜能,增强凝聚力,提升团队的创新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和发展研究院精神,引导研究院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术观。培育热爱事业、勇攀高峰的精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敢想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甘于奉献、感恩回报的精神;自强自力、超越自我的精神;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先进的精神文化成为研究院发展的动力源泉。 2.加强创新文化建设
坚持以创新为魂,加强机制创新、创业创新和研究创新,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鼓励敢想人先,包容独立思考,争取抢占制高点,最大限度发挥各类人员的个体创新智慧和能力,注重培育强化整体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3.加强社会文化建设
以社会责任作为研究院文化构建的基点,以依法服务、诚实守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内容为重点,开展社会责任全员培训,提高全院人员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主动性。 4.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把促进院规章制度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与倡导和鼓励全体人员自觉性、创造性相结合,尊重全体人员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和民主义务,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规范全院人员的行为,积极培养昂扬向上的工作作风,提升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生活和热爱工作的
优秀品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形成研究院整体自觉行为。 5.加强公共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