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选择题
1、在外界风化环境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常见矿物抵抗风化的相对稳定性顺序正确的为 A。
A. 橄榄石<辉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B. 橄榄石<辉石<白云母<黑云母<石英 C. 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D. 辉石<橄榄石<白云母<黑云母<石英
2、下列不属于矿物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是 C 。
A. 溶解作用 B. 水解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氧化作用
3、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D。
A. 页岩 B. 玄武岩 C. 安山岩 D. 片岩
4、能在风化母岩生长并积累有机质的是 。
A. 藻类和真菌 B. 放线菌和细菌 C. 藻类和放线菌 D. 细菌和真菌
5、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C 。 A. 腐殖质层 B. 淀积层 C. 表土层 D. 母质层
6、土壤胶体双电层构造中, B 具较强的活性,可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代换,也可直接向稀溶液中扩散。
A. 胶核 B. 扩散层 C. 非活性亚层 D. 决定电位离子层
7、下列陈述中, D 错误。
A. 土壤最基本的特征是土壤具有肥力。肥力四要素指的是水、养、气、热。 B. 对同一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BS)而变化,BS高则土壤酸性就弱。 C. 土壤的通气性决定于土壤的有效孔隙,即决定于大孔隙的数量。 D. NH4+、K+、Ca2+、Mg2+、Al3+等都属于盐基离子。
8、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其中包含的有效水分类型有 。 A. 吸湿水和膜状水 B. 膜状水和毛管水 C. 毛管水和重力水 D. 重力水和地下水
9、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粒径范围是 B 。
A. >0.01mm B. <0.01mm C. >0.01cm D. <0.01cm
10、确定土壤酸碱性所依据的土壤酸度类型是 A 。 A. 活性酸 B. 交换性酸 C. 水解性酸 D. 潜性酸
11、决定土壤广域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 气候和地形 B. 生物和地形 C. 气候和生物 D. 母质和地形
12.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为 C 。 A.玄武岩 B.石灰岩 C.板岩 D.页岩
13.选择不同的水土比例和浸提剂,所测得的土壤pH值不同。下列水土比例中, 测得的pH值最大;浸提剂 测得的pH值稍大。 A. 1:1 B. 2.5:1 C. 5:1 D. H2O E. CaCl2
14.某定量土壤风干状态重100g,烘干状态重90g,则土壤质量含水率为 。 A. 10% B. 90% C. 11% D. 47%
15.下列属于生理中性肥料的是 。 A. KCl B. K2SO4 C. NaNO3 D. NH4NO3
16.中性、石灰性土壤中,测定土壤有效P的浸提剂是 。 A. 0.5 mol/L NaHCO3 (pH7.5) B. 0.5 mol/L NaHCO3 (pH8.5) C. 1.0 mol/L NH4OAc (pH8.5) D. 1.0 mol/L NH4OAc (pH7.5)
17.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为 D 。 A.石英 B.正长石 C.角闪石 D.方解石
18.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为 C 。 A.板岩 B.千枚岩 C.页岩 D.片岩
19.不属于耕作土壤剖面的发生层次为 A 。 A. 淀积层 B. 心土层 C. 表土层 D.底土层
2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 C 。 A. K+ B. Ca2+ C. Al3+ D. NH4+
21.除A 外,其余三项均为土壤水分输出的主要途径。 A.地下水上升 B.重力水下渗 C.地面蒸发 D.植物蒸腾
22.土壤全钾含量的主体是 C 。
A.土壤速效态钾 B. 土壤交换性钾 C.土壤矿物态钾 D. 土壤缓效态钾
1、不属于土壤四大肥力因子的是( D)
A、水分 B、养分 C、通气状况 D、氧化还原状况 2、自然界最易发生化学风化的矿物是( C )
A、石英 B、角闪石 C、橄榄石 D、方解石 3、既属于化学沉积岩又属于生物沉积岩的是( )
A、浅色大理岩 B、深色大理岩 C、浅色石灰岩 D、深色石灰岩 4、下列不属于矿物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是( C )
A、溶解作用 B、水解作用 C、水蚀作用 D、氧化作用
5、实验测得风干土样吸湿水含量为2.50%,土壤自然含水量是11.55%,则其自然有效含量水为( )
A、2.90% B、8.20% C、8.65% D、以上都不是 6、不属于第四纪沉积物的是()
A、红土 B、次生黄土 C、冰渍物 D、风化壳 7、能在风化母岩生长并积累有机质的是( )
A、藻类和真菌 B、放线菌和细菌 C、藻类和放线菌 D、细菌和真菌 8、下列不属于土壤团聚体特征的是( )
A、多近乎球形 B、直径5-10mm的团聚体最利于农林业生产 C、直径0.25-10mm D、是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节器 9、关于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的性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随土壤粒径增大,SiO2含量逐渐增多; B、随土壤粒径增大,土壤养分含量逐渐增加; C、随土壤粒径减小,土壤可塑性与吸附力逐渐增强; D、随土壤粒径减小,各级土粒的粘着性逐渐增强。 10、土壤物理性粘粒的粒径范围是()
A、>0.01mm B、<0.01mm C、>0.001mm D、<0.001mm 11、下列措施不能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
A、客土法 B、灌溉法 C、施有机肥 D、植树种草 12、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其中包含的有效水分类型有()
A、吸湿水和膜状水 B、膜状水和毛管水 C、毛管水和重力水 D、重力水和地下水
13、不能用来进行林木营养状况诊断的是( )
A、施肥试验 B、土壤形态诊断 C、林木形态诊断 D、植物组织分析 14、决定土壤广域性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
A、气候和地形 B、生物和地形 C、气候和生物 D、母质和地形 15、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 )
A、页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片岩 16、以下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的是( )
A、淋溶层 B、腐殖质层 C、犁底层 D、淀积层 17、不影响土壤CEC在土壤剖面层次分布的因素为( )
A、土壤质地 B、土壤结构 C、有机质含量 D、pH值 1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属诊断分类,将我国土壤分为( )个土纲
A、11 B、12 C、13 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