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推荐…………………………………………………
4.1.6 芽的类型和结课 题 课型 新授 构 知识目标: 1.掌握芽的种类、知道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2.理解顶芽发育、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3.了解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 情感目标:认同环境对生物结构的影响,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 习 关 键 重点: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难点:枝芽的发育 学 习 活 动 一.导入 二.学习新知 (一)阅读课本第29页“芽的类型”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芽的着生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 和 。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 。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 处。 2.按照芽将来发育结果的不同,可以分为 、 和 。枝芽发育成 ;花芽发育成 ;混合芽发育成 。 达到目标: 1.1分钟快速记忆。(组长检查) 2.画出长有4个侧枝枝条中 的顶芽和侧芽的大致位置关系: (二)阅读课本30至31页“芽的结构和发育”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课本第30页图“枝芽的结构”边填边记,你一定掌握得更好啊,老师相信你!)枝芽的结构包括 、 、 、 和 等五个部分。其中枝芽的中间部分是 ,其伸展使茎不断 ;芽轴顶端的结构是 ,其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能产生 _,它属于________组织,使 不断伸长;幼叶展放后形成 ;叶原基逐渐发育成 ;芽原基发育成 。 2. 结合图4.1-32,大致了解木本植物的结构模式图。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 ①其 中的 与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有关;其 中的 与有机物的输导有关。 ②在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属于______组织,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达到目标:
1
学 习 目 标 学生感悟 (教师个案修订) ……………………………………………………………名校名师推荐…………………………………………………
1.快乐识记。 2.能画出枝芽的结构,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快速说出其发育成的结构。 3.前后知识小结:属于分生组织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本第31页最后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顶端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抑制侧芽的生长,促进顶芽的生长,使植物向上生长,就是顶端优势,所采取的措施就是保护顶端优势(或利用顶端优势);若摘除顶芽,促使侧芽很快生长就是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或破坏、打破植物的顶端优势),如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叉、或摘心,可以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及花卉的观赏价值。 【你是园艺师,农业学家】: 1.结合课本图4.1-33说出它们是怎样做的?(是保护还是抑制顶端优势) 以及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试试你的火眼金睛:(是保护还是抑制顶端优势) (三)学习疑问 (四)视野拓展: 1.树枝上的芽,有的只发育成枝条(如槐),有的只发育成花(如杏),有的既发育成叶又发育成花(如梨),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 3.有些花卉或蔬菜在生长期间常常要“打顶”(摘除顶芽),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2
……………………………………………………………名校名师推荐…………………………………………………
三.收获平台 谈一谈这节课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有哪些呢? 四.达标检测: 1.芽轴部分将来发育成枝的( ) A.叶 B.茎 C.顶端 D.侧面的芽 2.构成植物体下列结构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的是( ) A.根尖分生区细胞 B.芽轴顶端生长点的细胞 C.根尖伸长区细胞 D.木本植物茎中形成层细胞 3.棉花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棉农往往进行“打顶”,主要目的是( ) A.限制棉花长高 B.为了植株美观 C.抑制侧芽的发育,多开花结果 D.促进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 4.校园中的杨树茎能逐年加粗,主要原因是( ) A.形成层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B.韧皮部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C.木质部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D.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的细胞共同分裂的结果 5. 法国梧桐是一种优良的行道树种。为了使树干又高又直,在小树生长过程中人们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 A.保护侧芽 B.摘除主干顶芽 C.适时除去部分侧枝 D.保护主干顶芽 6.枝芽的结构中能形成新芽的是( ) A.生长点和叶原基B.生长点和幼叶C.芽原基和生长点D.叶原基和芽原基 7.下图是某种植物枝芽(纵切)和一段枝条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乙中的结构[A] 是由图甲中的[ ] 发育来的。 (2)图乙中的结构[B] 是由图甲中的[ ] 发育来的。 (3)图乙中的结构[C] 是由图甲中的[ ] 发育来的。 (4)图甲中的[1]是 ,其作用是 。[3] 是 ,将来发育成[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