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原理》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1)什么是ERP系统? ERP系统是一种商业战略,它集成了制造、财务和分销职能以便实现动态地平衡和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是一种集成的应用软件包,可以用于平衡制造、分销和财务功能。ERP系统是通过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第四代语言开发工具和客户机/服务器体系架构而从制造资源计划演变过来的。当成功地实施了完整的ERP系统之后,ERP系统允许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执行各项必要的管理分析以及快速有效地提供决策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RP系统不断增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ERP是一个信息技术工业术语,它是集成的、基于多模块的应用软件包,为企业的各种相关业务职能提供服务。ERP系统是一个战略工具,它通过集成业务流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优化可以利用的资源。ERP系统有助于企事业更好地理解其业务、指导资源的利用和制定未来的计划。ERP系统允许企业根据当前行业的最佳管理实践标准化其业务流程

###主要优点:在于大大改善了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了跨职业部门的业务流程的执行效率; 第二章:企业资源和基础数据

(1)什么是企业资源?企业资源的作用是什么? 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要素的总和。企业资源是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因素。 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过程,该过程保持不断的运动和协调,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执行、企业功能各项作用的正常发挥、企业组织按照预定的规则运行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该过程中所有环节的正常运行都必须得到企业资源的支持。

###企业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优化和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2)试述企业资源和基础数据之间的关系。 企业资源和基础数据的关系非常密切。企业资源通过基础数据的形式表现在ERP系统中,ERP系统对基础数据的各种加工处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的企业资源管理和配置的过程。 (3)物料编码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惟一性原则 2、正确性原则 3、分类性原则 4、扩展性原则 5、统一性原则 6、不可更改性原则 7、重用性原则

8、简单性原则

(4)试述BOM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 在BOM中,每一个关系都可以表示为“父项/子项”的形式,且给出子项的数量。上层是其直接下层的父项,下层是其直接上层的子项。这种父项和子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被称为父件和子件关系、主件和元件关系,英文术语是parent/child。 ? 在ERP系统中,BOM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存储。 作用:

? 是ERP系统识别各个物料的工具。

? BOM是MRP运行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是MPS转变成MRP的关键环节。 ? 各个物料的工艺路线,通过BOM,可以生成最终产品项目的工艺路线。

? 是物料采购的依据。

? 是零组件外协加工的依据。

? 是仓库进行原材料、零组件配套的依据。 ? 是加工领料的依据。

? BOM可以包含各个项目的成本信息,是成本计算的重要依据。 ? 是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基础。

? 是质量管理中从最终产品追溯零件、组件和原材料的工具。 (5)工作中心的作用是什么?

? 作为平衡负荷与能力的基本单元,是运行能力计划时的计算对象。

? 作为车间作业分配任务和编排详细作业进度的基本单元。 ? 作为计算加工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6)比较加工提前期和累计提前期的特点。

加工提前期是指从生产加入投入开始至生产完入库的全部时间。。即排队时间、准备时间、加工时间、等待时间、传送时间;而累计提前是采购,加工,装配提前的总和,是ERP系统主要考虑的生产环节。(7)工艺路线的作用是什么?

? 计算占用工作中心的负荷小时,提供运行能力计划的数据; ? 计算派工单中每道工序的开始时间和完工时间; ? 提供计算加工成本的标准工时数据; ? 按工序跟踪在制品。 第三章:主生产计划

(1)解析MPS的概念和作用。

MPS是主生产计划的简称,是描述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什

么时段完成的生产计划,是把企业战略、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等宏观计划转化为生产作业和采购作业等微观作业计划的工具,是企业物料需求计划的直接来源,是粗略平衡企业生产负荷和生产能力的方法,是联系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的纽带,是指导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开展生产管理和调度活动的权威性文件。 (2)什么是RCCP?

RCCP指粗能力需求计划,是判定MPS是否可行的工具。RCCP的作用是把MPS中计划对象的生产计划转变成对工作中心的能力需求。在这里,MPS中的生产计划是生产负荷,关键工作中心能力是生产能力。如果生产能力大于或等于生产负荷,则MPS是可行的。否则,MPS是不可行的。没有经过RCCP判定的MPS是不可靠的,因为企业可能无法完成MPS的计划任务 (3)MPS和RCCP的关系是什么? 1)RCCP是判定MPS是否可行的工具,RCCP把MPS中计划对象的生产计划对象的生产计划转变成工作中心的能力需求 2)没有经过RCCP判定的MPS是不可靠的

(4)解析下面9大基本数量的概念:预测量、订单量、毛需求量、计划接收量、预计可用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产出量、计划投入量、可供销售量。

预测量:是企业生产计划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计划或销售计划,采用合适的预测方法预测的最终产品项目将要生产的数量。 订单量:是企业已经名曲得到的、将要为客户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数量,是企业明确的生产目标。

毛需求量:是根据预测量和订单量计算得到的初步需求量。 计划接收量:是正在执行的订单量。 预计可用库存量:是指现有库存中扣除了预留给其他用途的已分配之后,可以用于需求计算的那部分库存。

净需求量:是根据毛需求、安全库存量、本期计划长出梁和初结余计算得到的数量。(净需求=本时段毛需求量 - 前一段末的PAB - 本时段的计划接收量+安全库存量。)

计划产出量:指在计算PAB时,如果出现负值,表示去求不被满足,需要根据批量政策计算得到的供应数量。

计划投入量:是根据计划产出量、提前期等数据计算得到的计划投入数量。

可供销售量:是指销售部门可以销售的产品数量。 第四章:物料需求计划 (1)解析MRP的概念。

MRP是一种物料管理和生产方式,是ERP系统的重要组件,它建立

在MPS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BOM、工艺路线、批量政策和提前期等技术和管理特征,生成原材料、毛坯和外购件的采购作业计划和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的生产作业计划,从而达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物料流动的微观计划。

MRP是依据需求预测和顾客订单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然后据此和库存状况组成产品的材料结构表,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所需材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从而确定材料的加工进度和定货日程的一种实用技术。 (2)解析MRP的逐层计算原则。

? 逐层计算原则是指MRP在计算物料需求时,应该采用自顶向下按照产品结构层次逐层计算物料需求量的方式。

? 逐层计算原则是MRP工作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MRP计算物料需求量的基本过程形式,是理解MRP工作原理的基础。

(3)比较再生式MRP和净改变式MRP。

1)再生式MRP表示每次计算时,都会覆盖原来的MRP数据,生成新的MRP,净改变式MRP表示只会根据制定条件而变化

2)再生式MRP是周期性运算MRP,净改变式是一种连续型的操作,当制定数据改变时就需要立即运行

3)再生式MRP运算中每一个最终产品项目的需求都进行分解,净改变式MRP只进行局部分解的作业方式,所以净改变式MRP比再生式更及时地反映变化情况 (4)低层码的作用是什么?

取低层作为计算该项物料需求量的一种方法。这样可以确保时间上最先需求的物料在计划上最先得到库存量,避免最后需求的物料提前下达而在计划上占用有限的库存量。低层码的引入是对逐层计算原则的一个补充,低层码指定了对同一物料位于不同BOM阶层时的处理方式。

第五章:能力需求计划 (1)解析CRP的 概念。

CRP是一种将MRP输出的对物料的分时段需求计划转变成对企业各个工作中心的分时段需求计划的管理工具,是一种协调能力需求与可用能力之间平衡管理的处理过程,是一种协调MRP的计划内容和确保MRP在现有生产环境中可行、有效的计划管理方法。 (2)比较CRP和RCCP。

(3)分析比较无限能力计划和有限能力计划。 1. 无限能力方式

无限能力计划是不考虑能力的限制,而将工作中心负荷进行相加,找出超负荷和少负荷。在负荷工时大于能力工时的情况下,为超负荷。对超过的部分进行负荷调整,负荷调整策略有:延长工作时间,使用替代加工级别,转移工作中心负荷,做出购买的决策,选择替代工序,进行外协加工等。在采取以上各项措施均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延期交货。负荷与能力平衡工作是反复进行的,直到得到较为满意的计划方案为止。大多数生产管理软件都是按照这种方法设计的。 2. 有限能力方式

优先级计划是按照优先级分配给工作中心负荷,当满负荷时优先级别低的被推迟。这种方法由于按优先级别分配负荷,不会产生超负荷,可以不做负荷调整。

有限顺排计划(finite forward scheduling)是在考虑能力的限制下排负荷,它假定能力是固定不能调整的,因而计划可完全由计算机自动编排。有限顺排计划通常适用于某种单一的工作中心或较难调整的能力单元。有时,它也可以用在短期或近期车间作业进度编排上,作为能力需求计划的补充。有限顺排计划对头道工序往往是有效的,但对后续工序会增加复杂性,甚至可能影响交货期。不少软件都设置了有限顺排计划的功能。

第六章:采购作业计划和控制 (1)简述采购作业流程 (采购管理的内容)

? 采购作业:是指为了向企业提供满足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料而必须采取的各种管理性的和事务性的活动。(作用) ? 采购作业流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