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上) (部编版)

第二单元测试卷

【新教材】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姓名: 得分:

一、读一读,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不全正确的画“×”。(4分)

1.豆荚(jiá) 蝙蝠(biān) 驻扎(zhù) 家雀儿(qiǎo) ( ) ....2.僵硬(jiāng) 依赖(lài) 原子核(ké) 系铃铛(xì) ( ) ....3.窗框(kuāng) 潜入(qián) 冰雹(páo) 障碍物(zhàng) ( ) ....4.洋溢( yì) 震撼(hàn) 船舶(bó) 荧光屏(píng)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枪( ) 探( ) 亿( ) 绳( ) 抢( ) 深( ) 忆( ) 蝇(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的确——( ) 灵巧——( ) 奥秘——( ) 反义词:安全——( ) 黑暗——( ) 暖洋洋——( ) 五、选词填空。(6分)

虚弱 柔弱 薄弱

1.小草看起来很( ),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2.这个地区的经济基础比较( ),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带领群众打好脱贫致富攻坚战。

3.一场大病之后,冬冬的身体非常( )。 改善 改观 改变

4.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 )我们的生活。

5.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 ),其( )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母亲把小女孩的床搬得更靠近窗子。(改为“被”字句)(2分)

2. 科学家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飞机在夜晚能够安全飞行。(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2分)

3.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2分)

4.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用加点词造句)(2.........分)

七、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与其他两句意思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 B.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难道不能容它们藏身吗? C.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不能容它们藏身。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

B.“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

C.“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3.下列三句话分别是什么句式?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代社会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 ②靠现代科学技术不就能呼风唤雨吗? ③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A.疑问 设问 反问 B.疑问 反问 设问 C.设问 反问 疑问 4.“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B.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顽强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那粒 的豆粒最值得称赞,因为 。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句中引用的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 的笔下,原意是描写 ,在这里形容 。

3.雷达上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 ,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 ,荧光屏则相当于蝙蝠的 。

4.好问则裕, 。 ——《尚书》 5.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札记》 6.智能之土, , 。 ——王充 7.人非 ,孰能无惑? ——韩愈

九、语文与生活。(6分)

1.右图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右图列举的互联网用途中,哪些可 运用到学校教育中?你认为互联网还有哪 些用途可运用到学习中?(4分)

十、阅读课文片段和课外短文,完成练习。(25分)

(一)蝙蝠和雷达(节选)(10分)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在片段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2.“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指什么问题?请用“——”在片段中画出。(2分)

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一共做了三次实验,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填写下表)(4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