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一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 探索性研究)、( 叙述性研究 )和( 因果性研究 )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物质手段、研究对象、思维加工的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 )这几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形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 )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业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和操作规程 )、(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 )、( 各学科共有的方法)和( 哲学方法 )。

5、( 观察 )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6、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 推测 )的性质。

7、( 问题的定位 )是指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这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8、( 问题的分解 )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 二、名词解释

1、科学:一般的定义是指: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科学:它是指关于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2、科学研究: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加以调查、审查、讨论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论或结果。狭义的研究是指以严密的方法探求某项事实的原理,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本书所讨论的教育科学研究,包含广义与狭义理解的研究。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保证科学研究的正确进行,也就是使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靠,准确,能说明所要探讨的问题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假设具有两个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②具有推测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定义不同。其二,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运动,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应用理论,而技术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其三,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结果。但就技术的发展而言,它是独立于科学之外而发展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的很多实例说明了这一点,例如,水轮与风车就是证明,先有这方面的技术,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则很晚才发展起来。 2、简述科学的特点。

客观性、理论性、真理性、逻辑系统性和发展性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自觉性、组织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或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准备阶段、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按照应用范围划分可分为:一般和特殊方法。按照科学研究阶段划分可分为:选择和确定课题的方法、获得研究资料的方法、对研究资料分析整理和推论的方法。按照研究方法性质划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法。 四、论述题

1、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恰当,谈谈你的想法。

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类型与其它科学研究的类型大抵相似,大致可以分为:(1)探索性研究。包括: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2)

叙述性研究。包括: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3)因果性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和非实验研究。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二

成绩: 批改老师:

一、填空

1. 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 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 (

一致 ) 的。

2.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比例抽样 )的方式选择样本。

3. 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 隔一定)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

4. 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 ),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 文献查阅 ),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5. 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被试方面的因素)、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

6. 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 外部效度)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 )较高。

7. 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解决研究问题 )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

8. 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 如何控制

)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 9. 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收集和分析 )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回答 )研究的问题和达到研究目的。

10.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思辨)、实证、数学方法、(符号 )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取样:研究取样是从确定的研究对象总体中,为实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而随机选取的一定样本容量的样本。

2.自变量:即能够独立的变化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或因素。 3.因变量:即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因素或特征。

4.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由于它起中介作用,因而得名

三、简答题

1. 研究设计的工作内容

取样设计、工具设计、分析设计、执行设计。 2. 列出4种随机取样方法

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分层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法,多段随机取样法

3. 简单随机取样法

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4. 分层随机取样法

就是先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统计上称为层),再根据类型的数量在总体数量中所占的比例(或比率),然后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和确定的各类型样本抽取数量,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

四、选择判断题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置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2. 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D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D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 公式

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 B )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定额取样法

5. “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