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最新编辑)

答: 【拓展延伸】

1.你读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在日记本上写一篇读后感;

2.查找摘记有关读书、学习的诗句、格言。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 (1)推辞、事务、(2)只、(3)了解、(4)认为、(5)等到、(6)重新、(7)才、(8)对……说2.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涂:通“途”,道路。3.(1)“博士”,古义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的意思;(2)“往事”,古义是“历史”,今义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3)“但”,古义是“只”,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4)“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孤独4.①吴下阿蒙,如果不努力学习,将来可就要成为吴下阿蒙了。②刮目相待,几天不见,她的谈吐竟然如此不凡,真让人刮目相待。5.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②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③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④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对待。⑤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2)《易》 《书》 《礼》

【文本精析】

1.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坚决的语气,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流露出关心与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前一句“邪”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吗”,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另有目的(以古鉴今);后一句中“耳”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这句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与爱护。

3.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是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这番话表现出孙权善劝。他对吕蒙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希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4.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

5.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的接应,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6.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了到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

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趣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

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提高训练】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拓展延伸】

2、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书到用时方恨少。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⑨知识就是力量。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黄河颂》导学案

【导学目标】

1.通过拓展学习,系统了解黄河的历史与地理,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正确理解诗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自己鉴赏诗歌的能力;

4.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5.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6. 进一步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导学重点】

目标 3、4 (遨游知识的海洋,感受求知的快乐)

【导学难点】

目标 5、6 【导学方法】

自主学习、分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重视运用感悟、联想的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将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在地理上黄河可做军事屏障,因此,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更应该赞扬歌颂这条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怀着对她的崇敬之情来学习未光然的赞歌《黄河颂》。

二、知识链接

1、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天上”应当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了。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许多支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2、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3、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三、基础知识

4、字音认读, 给划线字注音:

狂澜( ) 屏障( ) 哺育( ) 体魄( )

山巅( ) 澎湃( ) 劈开( ) 浊流( ) 5、 字形辨识 组词

障( ) 浊( ) 哺( ) 湃( ) 蟑( ) 蚀( ) 捕( ) 拜( ) 6、 词语补注

滋长: 哺育:

摇篮: 浩浩荡荡:

四、整体感悟

7、首先听录音范读,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再听老师作朗诵方法指导。 8、自己轻声试读,再 大声朗读。 9、请几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评。 10、再分组表演朗诵。相互讨论,集体点评。

11、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 五、合作探索

12、梳理作者思路,并能概括大意。

序曲 → 主题 → 尾声

13、这首诗歌主要是歌颂黄河,在歌颂黄河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翻的描绘,你觉

得这些句子是哪个字所统领的?表现黄河的什么特点? 答:

14、赞颂黄河的部分能分几个层次?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答:

1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述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

坚强的精神,需要表达什么情感? 答:

16、颂歌的首尾层是呼应的,但两段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答:

17、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答:

18、诗歌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出现两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答:

19、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答: 20、如何理解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21、诗人写黄河的意图及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什么?具有什么精神? 答:

六、拓展延

伸 22、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⑴ ⑵

2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 评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