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2.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3.学会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学习重难点】
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烦躁( ) ....涎水( ) 门槛( ) 啃( ) ...黏性( ) 蹿( ) 撬( ) ...
磕( ) 揩 ( ) 茬( ) ...筹划( ) 晌午( ) 微不足道( ) ...大庭广众( ) .
2.整体感知
本文围绕“ ”记叙了父亲为 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作者对父亲 的赞美。 学习研讨 3.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把握文意。
(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本文中“我”家乡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么?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么?
4.讨论下面问题。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2)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解?
5.怎样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拓展学习
6.比较一下,《台阶》与《背影》在命题立意上有何不同。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
【答案】
2.台阶 造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精神
3.(1)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3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4.(1)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2)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