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 超经典)

“颐和原著”文化楼书文案( 超经典)

封面:

履 迹 相 承 FOOT BY FOOT 颐 和 园

P1-2 (卷首衔页)

二百五十载,吾与中华之渊源

第一板块(溯源)

P3-4(衔页-板块主标) 主标:

家,天下者,营山河 细文:

一如常人,贵为帝王者,也有自己的爱好。

250年前,以“家国天下”为襟怀的清高宗,将运营山河之韬略,

巧施于园林肇建。

天子,乃营国大匠;“园林”之道,若天子画笔。

天子雅好,以此笔点山染水;却成就,东方山水园林之最大成者——清漪园(今颐和园)。

而二百载国史跌宕,更令颐和园,沉淀为中华皇家园林中,仅存于今的绝世孤品。

P5-6(乾隆) 主标:

一位中国皇帝的山水韬略 细文:

18世纪中期,中华又一盛世,自乾隆帝御下,攀至顶峰。 这位皇帝,24岁即登极九五之尊,以一己年号,统摄华夏全舆。

新帝武略文韬,既有家国天下之襟怀,也有鉴赏山水的雅好。 公元1751、1757、1762、1765、1780、1784……

这位皇帝,于其治下60载岁月,六出禁城,飞渡关山,巡旅江

南。

执于以一足一履,躬亲体认,河山之美。

其中,江南园林,凭咫尺精微,收纳山水大势,给皇帝以深邃启发。

其寻历珍贵造园素材,携归内府。并遣画师,摹尽天下名园,以资于清漪园等御苑筹建。

最终,这位皇帝借“园林”之道,在京畿西北,布阵胸中“大山水”格局,直抒韬略。

P7-8(颐和清漪) 主标:

一座百年宫苑的历史品格 细文:

清漪园,1749年起建,1764年告竣。工程耗银四百八十万两,囊括四海至珍。

在这前后历时的十五年里,乾隆平定了蒙古与回部的内乱,拒绝了英国人的贸易要求……在这位皇帝心中,清漪园的份量,并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