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切削铸铁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 )

a、前刀面 b、后刀面 c、 前、后刀面

2.影响刀头强度和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是: ( )

a、主偏角 b、前角 c、 副偏角 d、刃倾角

3.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 )

a、前刀面 b、后刀面 c、 前、后刀面

4. 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5.车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气介质

6.对铸铁材料进行粗车,宜选用的刀具材料是: ( )

a、YT15(P10) b、YT5(P30) c、YG3X(K01) d、YG8(K20)

7.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是: ( )

a、高速钢 b、YG类硬质合金 c、YT类硬质合金 d、立方氮化硼

8.安装外车槽刀时,当刀尖低于工件的回转轴线,与其标注角度相比刀具工作角度将会:( ) a、前角不变,后角变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 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 d、前后角均不变 9.ISO标准规定刀具的磨钝标准是控制: ( ) a、沿工件径向刀具的磨损量 b、后刀面上平均磨损带的宽度VB c、前刀面月牙洼的深度KT d、前刀面月牙洼的宽度

10.一般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越高时,刀具耐用度: ( )

a、不变 b、有时高,有时低 c、越高 d、越低

11.下列刀具材料中,适宜制造形状复杂的机用刀具的材料是: ( )

a、碳素工具钢 b、人造金刚石 c、高速钢 d、硬质合金

12.精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 )

a、前刀面 b、后刀面 c、 前、后刀面

13.工件材料相对加工性的等级划分是: ( ) a、分为10级,1级最易切削,10级最难切削 b、分为8级,8级最易切削,1级最难切削 c、分为8级,1级最易切削,8级最难切削 d、分为10级,10级最易切削,1级最难切削 14.生产中用来衡量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所采用的基准是: ( )

a、切削退火状态下的45钢,切削速度为60m/min时的刀具耐用度 b、切削正火状态下的45钢,刀具工作60min时的磨损量

c、刀具耐用度为60min时,切削正火状态45钢所允许的切削速度 d、切削q235钢时切削速度为60m/min时的刀具耐用度

15.在工件上攻螺纹、铰孔或拉削时,一般: ( )

a、不用切削液 b、用水溶液 c、用低浓度乳化液 d、用极压切削油或极压乳化液 16.为减小工件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在刀具方面常采取的措施是: ( )

a、减小前角 b、减小后角 c、增大主偏角 d、减小副偏角

17.若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如车削细长轴),应该采用: ( )

a、75°直头车刀 b、45°弯头刀 c、90°偏刀 d、圆弧头车刀

18.切削铸铁工件时,一般 ( )

a、不用切削液 b、用切削液油 c、用高浓度乳化液 d、用低浓度乳化液

二.多项选择题

1.产生于切削变形区的切削热的主要来源是: ( )

a、工件、刀具材料的导热性差 b、切削层金属剪切滑移变形 c、未充分浇注切削液 d、切屑与刀具前刀面的摩擦 e、刀具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

2.背向力Fp的特点是: ( )

a、钻削时该分力最大 b、磨削时该分力最大 c、车削时该分力最大 d、在该力方向上不做功 e、易使工件弯曲变形,产生形状误差

3.在下述条件中,较易形成带状切屑的是: ( )

a、切削塑性材料时 b、切削脆性材料时 c、较小的切削厚度 d、刀具前角较小时 e、较高的切削速度

4.与工作角度相比,分析刀具标注角度的前提条件是: ( )

a、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 b、对于外圆车刀,刀尖装得与工件回转轴线等高

c、必须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下 d、刀杆中心线与进给运动方向垂直 e、标注角度与所选参考系无关

5.对于车削来说,假定副偏角等于零时,切削层面积等于: ( )

a、进给量×切削层宽度 b、背吃刀量×切削层厚度 c、切削层宽度×切削层厚度 d、刀背吃刀量×切削层宽度 e、背吃刀量×进给量

6. 在车削加工中的切削层参数包括: ( )

a、切削层厚度 b、切屑厚度 c、切削层长度 d、切削层宽度 e、切削层面积 7.切削热对切削过程的影响一般表现为: ( )

a、提高工件塑性有利于切削 b、加速刀具磨损 c、防止加工硬化 d、工艺系统发生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 e、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

8.确定刀具法平面参考系的三个参考平面是: ( )

a、前刀面 b、基面 c、正交平面 d、切削平面 e、法平面

9.主切削力Fc的作用是: ( )

a、计算主传动系统零件强度的主要依据 b、验算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主要依据 c、计算机床功率的主要依据 d、选择刀具材料的主要依据

e、粗加工时选择背吃刀量和进给量的主要依据

10.在车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层宽度的因素有: ( )

a、切削速度 b、背吃刀量 c、进给量 d、刀具主偏角 e、刀具副偏角

11.在车削加工中,影响切削层厚度的因素有: ( )

a、切削速度 b、背吃刀量 c、进给量 d、刀具主偏角 e、刀具副偏角

12.增大刀具前角的主要影响是: ( )

a、控制切屑流出方向 b、使刀刃锋利,减小切削变形 c、影响刀尖强度及散热情况 d、影响各切削分力的分配比例 e、减小刀屑间的摩擦,降低切削力

13.确定车刀前角大小的主要依据是: ( )

a、加工钢材的前角比加工铸铁时大 b、工件材料硬度强度高时前角取大值 c、粗加工或有冲击时的前角比精加工时小 d、工艺系统刚性较差时前角取小值 e、高速钢刀具的前角比硬质合金刀具大

14.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使用切削液的有: ( )

a、刨削铸铁工件的平面 b、在碳钢工件上铰孔 c、硬质合金刀精车碳钢工件 d、铣削45钢轴上的键槽 e、镗削铸铁件内孔

15.确定车刀后角大小的主要依据是: ( ) a、精加工应取较大后角 b、定尺寸刀具应取较小后角 c、加工塑料材料应取较小后角 d、工艺系统刚度差时应取较小后角 e、工件材料硬时应取较大后角

三.判断题

1.背吃刀量或进给量增大,均使切削力增大,但背吃刀量的影响大, 所以生产中选择切削用量时应优先选取尽量大的进给量。( )

2.硬质合金受抗拉强度和韧性的限制,目前主要用于制造形状比较简单的切削刀具 ( )

3.刀具前刀面磨损对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而后刀面磨损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 ( )

4.切削塑性材料时,若切削速度和切削厚度较大,最容易出现后刀面磨损 ( )

5.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工件材料和切削液等因素对刀具耐用度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切削速度影响最大 ( )

6.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不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影响最小 ( )

7.在刀具角度中,对切削温度有较大影响是前角和主偏角 ( )

8.精车加工塑性金属时为避免积屑瘤的产生,常采用高速或低速切削 ( )

9.在保持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切削速度,而加大切削层面积,可以提高刀具耐用度 ( )

10.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其次是进给量 ( )

11.在刀具角度中,对切削力影响最大是主偏角和后角 ( )

12.在三个切削分力中,磨外圆时切削力Fc 最大,车外圆时背向力Fp最大 ( )

13.当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切削中等硬度的塑性材料时,常形成挤裂切屑 ( )

14.加工塑性材料比加工脆性材料的合理前角小 ( )

15.高速钢刀具与硬质合金刀具相比,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 )

16.精加工与粗加工相比,刀具应选用较大的前角和后角 ( )

四.填空题

1.切削合力可分解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分力。

2.刀具使用寿命是指刀具从刃磨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规定的_______为止的_______。 3.切削塑性材料时的切屑类型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刀具磨损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刀具重磨和换刀应安排在_______和_______之间

5.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有_______和_______,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____和_____。 7.在主切削平面中测量刀具角度有_______,它的符号是_______。

8.在基面中测量的刀具角度有_______和_______。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