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案例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案例

朱各庄镇初级中学 康立香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文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驳论文,它聚焦当时的热点问题,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篇驳论文,文章的思想深邃,语言简练。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法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关键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

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独立思维的方式,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她)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和口头表达能力已形成。基于此,在教学中采用诵读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多诵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走下讲台参与交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驳论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道德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出示“九一·八”事变资料和图片)。谁能说说自己的感觉?

生:我虽然没有经历那段“非常困难时期”,但是看了“九一·八” 事变资料和图片,使我感觉到中国军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那场战争中,体现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

生:看了资料和图片,我眼前浮现出,“九一·八”事变激怒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怒潮,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的壮观场面。

生:看了资料和图片,我的感觉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世界的阴谋。这一阴谋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

师:看来,这些资料和图片已经深深地吸引同学们。

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

.

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师:针对上述情况,鲁迅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自主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的问题多,有了问题后,你可以举手,也可以写成纸条交给老师。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教师巡视。)

生:老师,请您解释“地大物博、怀古伤今、诓骗、前仆后继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师:这位男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释?

生:我来解释。地大物博:指国土广大,物产和资源丰富。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情感伤。诓骗:说慌话骗人。前仆后继: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前进。

师:对。我认为应该这样解释。 众生:老师,我们阅读了全文,不知从哪些地方入手学习本文,您能给我们指点迷津吗? 师:同学们问得好!学习本文先找出对方的的论点和论据,再讨论对方论据能不能证明对方论点,然后找出作者的正面论点和论据,就能把握本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生:哦,我们明白了。

师:根据老师的提示,请同学们继续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研究。

生:老师,我的问题是: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呢?支撑对方观点的论据是什么呢? 师: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女生举手)有请那位女同学。

生: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生:作者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呢?有何根据呢? 师:好,谁来帮他解答,让大家共同分享。

生:老师,我来回答。作者自己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论据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是我个人的见解。

生:我的看法是:还应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而“总在被摧残,被抹杀”的人。

生:用事实也可以证明,当时有共产党还在主张抗日,收复失地。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师:这两位同学补充得非常好。我们不妨把这三位同学说的论据概括为一句话,谁能概括?请举手。好,有请。

生:老师我能概括。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师:由此看来,同学们读书是非常认真、细心的,能够把握好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的。

众生:老师,请您谈谈什么叫“反驳”?

师:反驳,就是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论或意见。要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从而达到驳倒对方错误论点的目的。

生:老师,刚才您说: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才能驳倒。那么,请问,本文所述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吗?

师:你的问题,很有“科研价值”!(众生大笑)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文,帮这位男同学解决这个问题。

..

.

生(齐):不是。

师:既然我是和大家一起商量着上课的,我也有权利提问题。刚才同学们说对方的论据不是虚假的,那么作者是怎样驳倒对方观点的呢?

生:虽然作者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但只能指一部分人,不能指全体中国人,因此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生:我的见解是:其实,作者在文中已直接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好,我也赞成这些看法。由此看来,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推理错误。除此之外,对方论证的思路和方法还出现了什么错误呢?请同学们朗读第3、4、5段,看作者是怎样剖析对方论据的实质的。请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生:老师,我的看法是:根据对方的事实,其实他们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因为他们都没

有相信过“自己”,只是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只能说是“他信力”。

生:老师,我的见解是: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连“他信力”也失掉了。

生:老师,我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失掉了他信力,就转到“求神拜佛”这些玄虚的东西了,因为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正如课文所说的,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师:这三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他信力”、“自欺力”,这些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自信力”,荒谬的推理下掩盖着的是恐慌、懦弱和虚假。总之,对方的论据与观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思路是混乱的。这是直接反驳。接着,作者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间接反驳。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6、7、8段,体会作者蕴涵的感情倾向。 (生齐读)

师:文章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你能说出对“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理解吗?能从中国历史上举出这样的实例吗?请以前后四人为小组分组讨论,每小组的代表准备发言。(多媒体显示)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时而加入讨论行列) 师:同学们商量好了吗? 众生:商量好了。

师:先请第一组的代表发言,再接着按顺序一组一组来发言。

生1:“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孔子、毕升等。这是我们组的见解。

生2:老师,我代表我们组谈看法:“拼命硬干的人”指那些反对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领袖和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如陈胜、岳飞、郑成功等。

生3:老师,我来代表我们组谈看法:“为民请命的人”指那些同情人民为民众讨回公道的人,如包拯、海瑞等。

生4:老师,我也代表我们组谈看法:“舍身求法的人”指敢于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

师:看来,你们筛选信息的能力很强,一下子为我们介绍这么多事例,老师佩服你!好,给个掌声鼓励!

师:这些人和下文提到的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都是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都是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的对象。同学们再仔细揣摩课文第6、7、8段,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又有同学举手了。有请!

生:作者反复强调这些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是为了什么?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