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音史复习(1)

古希腊音乐的基本特点: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有支声复调;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是在一种法则的控制下进行的;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 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

博埃蒂乌斯:古罗马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他改进了记谱法和乐器调音的方法。

格里高利圣咏:服从宗教礼拜活动,音乐肃穆、节制。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拉丁文歌词全部出自《圣经》。

形式:只用男声,齐唱、轮唱。音节歌调:一个词音节对一个曲音符。旋律歌调:一个词音节对若干个音 记谱法:

胡克巴尔德16个字母记谱→纽姆谱

圭多:意大利音乐理论家 四线谱 六声音阶 首调唱名法

奥尔加农(p30): 1、 平行奥尔加农 2、 自由的奥尔加农 3、 华丽的奥尔加农 4、 有量奥尔加农 5、 1.法国 南部游吟诗人

北部游吟诗人 爱情、抒情的分节歌 《五月的一天》 p38 2.德国 恋歌诗人 贵族骑士

瓦尔特《我的生命此 刻充满喜悦》p40 3.民歌手 4.流浪艺人

14世纪新艺术

代表人物:法国作曲家马肖意大利管风琴演奏家兰迪尼 新艺术指的是(新艺术的特征):

1、 通过导音的引进,使古代的调式发生了改变,一切调式逐步融合成现在的大小调 2、 对位理论日臻完善,尤其表现为禁止平行五八度的连续使用 3、 和声风格的形成,逐渐摆脱了对位的风格

4、 时值节拍的结构日趋规律化,力求节奏的简明与匀称

勃艮第乐派:15世纪开文化艺术先河的是一批欧洲大陆北方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 勃艮第乐派的体裁是: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时间:15世纪上半叶

人物:杜费、邓斯泰布尔、班舒瓦 地点:法国东部和北部比利时和荷兰 代表作:《脸色苍白》

总体特征:抛弃复杂对位音乐,弥撒曲各乐章建立在相同旋律基础上,形成结构上的统一,世俗性增强。

法国-弗莱芒乐派

时间:15世纪二三十年代

人物:奥克冈、奥布瑞赫、约斯坎、拉索 地点: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南部 代表作:《感谢上主》、《圣母颂》、《回声》 罗马乐派 时间:16世纪 人物:帕勒斯特里那

地点:罗马圣彼得教堂和教廷礼拜堂为中心 代表作:《马尔切利教皇弥撒曲》

威尼斯乐派 时间:16世纪

人物:维拉尔特、安德烈雅加布里埃利、乔凡尼加布里埃利 地点: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