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地球的卫星——月球 l 教科版【推荐】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的卫星——月球》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2)掌握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 学习 目标 (3)了解月球的地形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月球的资料,制作“月球卡”。 (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交流信息,整理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以及对搜集来的有关月球的资料的分析,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了解月球的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积等。 月球的地形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古往今来,有关咏月的诗歌、诗句、神话故事有许多许多,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词歌赋呢?(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下 重点 难点 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学生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悉的诗句导入本课,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新课导入 大家说得太棒了!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有关月的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近距离地来了解一下地球形影不离的朋友——月球。 1

新课讲解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自古以来,人们不断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根据教材P46的内容,归纳探月过程与观测工具的变化。 古代观月记录: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月球学生回答: 肉眼观察 天通过教师讲解,探月过文望远镜 程,让学生自探测飞行器 己总结探月登月考察 过程的工具,让学生独立思考,加深记忆。 探测飞行器,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 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大家归纳得真棒!人类的探月过程与观测工具的变化是从肉眼观察到天文望眼镜,再到探测飞行器和登月考察。 (二)我的“月球卡” 课前我们布置了一个小作业:制作我的“月球卡”,下面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卡片? 月球的运行方向是怎样的呢?通过PPT上的动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同学答: 我的“月球卡”搜集了有关月球的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行。 大家搜集了哪些有关月球的基本数据呢? 同学答: 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填一填月球的小档案吧! 1、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 38.4万千米 3476千米 2、月球质量大约 2

是地球的1/80。 7356亿亿3800万平方千米127~183摄氏度 3、月球体积大约 是地球的1/49。 4、月球引力大约 自西向东 是地球的1/6。 同学答: 比较多人认为月海是小天体撞击月球时,撞破月 我们知道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那么,月球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呢? 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万多个。 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谁知道月海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晚上看到的月亮是明亮的,但是月球本身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我们把月球的表面称作月面。肉眼所见的月面上的明亮部分俗称为月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地形。 美国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大家知道是谁吗?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壳,使月幔流出, 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而形成了月海。 观看图片,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介绍发展历程 通过了解中国航天发展史,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拓展延伸 步。”———阿姆斯特朗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 一:突破“卫星上天”关:中国中远程导 弹技术已经过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动听的《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无数中国人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二:突破“卫星回收”关:尖兵侦察卫星监视 3

美日台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用“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卫星成功,卫星在轨道上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三:突破“一箭多星”关:分导技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四: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五: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我国1988年9月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属于太阳同步卫星。所谓太阳同步关,是指把卫星发射到地球一种特殊的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同步。 六:突破“载人航天关”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为登月走出了第一步。中国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成为第三个将人送入空间轨道的国家。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 感,激发学生为了成就航天梦不断努力学习的斗志。 4

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我国将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这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 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展示图片中国探月三阶段。 巩固提高 (一)判断题 1、月球上充满了空气和水分。(×) 2、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3、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是杨利伟 (×) (二)填空题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2、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3、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你收获了什么? 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下,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月球又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不断飞跃发展,1、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2、月球表面有数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内化知识点。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