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最新文档

“把”字句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把”字句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句式之一,也是具有汉语语言特色的句式之一。长期以来,“把”字句一直是汉语本体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研究成果相当多,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中被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怎样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学者都撰文探讨过这一问题。本文拟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谈谈一直以来容易被教师和研究学者所忽视的几个问题,并尝试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把”字句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在认知上:“把”字句是否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把”字句是汉语中比较常用的句式之一,而参照英语、日语、俄语等其他语种,很难找到相匹配的句式,因此,人们很容易将其作为汉语本体研究和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时,虽然教师习惯使用“施事主语+把+受事宾语+动词+其他成分”这一公式来讲解“把”字句的结构特点,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特例”开始出现。这就说明这一结构的阐释效力是有限的。从而,人们就很自然地认为,既然在本体研究中已经出现了这样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以此为依托的“把”字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本身也应该随之成为难点。 “把”字句是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已成为对外汉语界的普遍共识。但是,“把”字句到底难不难?本体研究难以阐释完整,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就理应成为教学难点?理论需要实践来检验,汉语学习

者对“把”字句的实际掌握程度又如何?中国人在实际语言交际中使用“把”字句的频率是多少?“把”字句是否仅凭其句式结构的独特性就应该成为汉语教学的重点?这些都是我们在“把”字句教学前应该弄清楚的问题。

2.在研究上:重本体,轻教学

“把”字句因其结构独特性成为研究的焦点,对它的研究从解放前的1924年就已经开始,至今已有将近90年的历史,如今依旧如火如荼。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看出,关注“把”字句的句法分析、语义特征、语法意义等传统本体研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CNKI上能够检索到的357篇各种关于“把”字句的文章中,有将近330篇是从本体研究角度出发的。如:《“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把”字句生成的语义特征与限制》《“把”字句的情状、语态类型分析》《关于“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等等,此类文章数不胜数,并且研究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奥。而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把”字句的文章却很少,我们见到的只有《短期班留学生初级汉语语法教学探索――以“把”字句教学为例》《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构成要素语义分析》(此篇也比较倾向于本体研究)《留学生初级阶段“把”字句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浅析“把”字句的致使性特征――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认知管窥》等为数不多的几篇。

因此,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有关“把”字句的研究更多倾向于本体研究,对课堂教学实践本身的关注较少,甚至脱离教学实践本身、

单从结构层面谈“把”字句本体的研究也有大量存在。 3.在教学上:重结构,轻认知

从前面列举的文章不难看出,对“把”字句的研究偏重于从结构上加以阐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希望并习惯于通过简单的公式或规则让学生掌握这一句式。“施事主语+把+受事宾语+动词+其他成分”这一公式,相信绝大多数教师在讲授“把”字句时都曾经使用过或者正在使用。

同时,一提起“把”字句,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说出它的三个特征:宾语的确指性;动词形式上的非光杆儿性;动词语义上的及物性和句式语义上的处置性,以上论述均是从结构上说明每个成分需要符合怎样的要求,但是,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其操作性并不强,成效也不理想。以此看来,运用西方惯用的结构功能分析法去探讨“把”字句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从教材上:讲解少,轻层次

我们翻检了诸多版本的对外汉语教材,发现这些教材中都出现了“把”字句这个语法项目,并对“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和语法特征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对于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和研究学者来说如此重要,对汉语学习者如此难以掌握的句式,在教材中一般只用一到两节课,4到8个学时,就结束了所有句法、语义、语法层面的讲解和练习。

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程》为例,“把”字句出现在一年级教材第二册下的第12课和第13课,其中,第12课讲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