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毕业论文

三峡大学

全日制自学考试

毕 业 论 文

准考证号: 姓 名: 专业层次: 交稿时间: 联系电话: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班级:护理18班 姓名:鲍琴琴 指导老师:郑超英

【摘要】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

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的、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临床护理对策

前言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老年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糖尿病肾病有年龄大,病程大,并存疾病多的特点,且多年无任何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病。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本组为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科室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例:年龄60-86岁;病程1-30年。空腹血糖(10.8 4-3.61)mmol/L,餐后(16.6 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

患者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视力模糊等。

.

.

1.3并发症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只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1.4治疗基本思路

控制血糖:根据医嘱良好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被认为是引起肾脏病变的始因,严格控制血糖在临床前期具有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的作用,长期维持血糖正常,可使肾功能稳定,我们观察到血糖浓度与尿蛋白量有正相关性,仔细观察治疗后的反应,指导老年患者严格执行饮食计划,尽可能使血糖控制在6.5mmol/L以下。

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高血压,对其肾脏病变的进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严格控制血压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应每日常规监控患者血压,血压≥150/90mmHg者都有使用降压药的指征,肾功能正常时以转换酶抑制剂为首选,肾功能减退时以波依定等钙离子拮抗剂为首选,认真观察使用降压药患者血压情况以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应用。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控制血糖对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耐心向患者说明糖尿病只要坚持治疗,合理控制饮食,就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2.2饮食护理

多数老年患者摄入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入,其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者少食多餐,使糖分平均分配。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如:粗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尿糖、24小时尿糖定量,观察病情转归,定期测量体重,

.

.

发现病情变化,应遵医嘱适当改变食量。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治疗,应严格和长期治疗。

2.3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无心脏禁忌症,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跑步、体操等运动是有益的,应遵循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不易空腹运动,长时间运动者适当增加食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到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要备糖果或者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状况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

2.4药物指导及护理

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性和禁忌症,剂量数据,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肥胖患者及饮食控制加磺脲类降糖药未能控制血糖的非肥胖患者,可选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因体内代谢障碍,机体抵抗力降低,易遭受细菌感染,须严格无菌操作:老年人体内环境稳定性降低,一些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胰岛素一二个u之差即可出现低血糖,因此胰岛素注射剂量须准确。注射时选择皮肤松弛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局部组织硬化影响吸收。在饭前30min注射胰岛素,注射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胰岛素过量所至的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时,需注意充分补液,纠正脱水,同时选用普通胰岛素小伎俩连续静脉滴注,降低血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液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时调整补液的成分和速度。

2.5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及血液内含糖量较正常人高,细菌繁殖力强;机体形成抗体较正常时低,且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且感染后不易康复。注意指导患者勤洗澡、勤更换衣服,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每天以温水洗脚,以柔软毛巾擦干,同时检查足部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治疗。注意检查和保护皮肤的

.

.

完整性,每天按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2.6一般护理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尤其是口腔粘膜,皮肤。戒烟酒,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消化道感染。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尿糖定性测定,有便携式血糖测定仪者向患者说明并演示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同时让患者了解尿糖和血糖测定的结果意义。

2.7透析护理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患者增加透析是主要治疗方法。对进入慢性腹透或血透的患者须加强护理,保护好血管内瘘,防止感染及痿管脱落。对腹透患者应严格正规操作,加强腹部皮肤护理。防止腹膜感染,应加强基础护理,准确记录出入量,严密观察透析情况,使患者获得良好治疗。

3、小结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总之,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通过临床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地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云辉,周晓艳.谈谈糖尿病的护理[J].新医学导刊,2007,7(6):7.14. [2]程沛民.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6,11(12):57. [3]程连心. 糖尿病的护理.时珍国医国药[J]. 时珍国医国药.2009,09. [4]刘红英.糖尿病的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6,26(6)74.

[5]张一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J].中华护理杂志,2006,2(41):2.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