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的代谢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细胞的代谢

一 、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 D.细胞液浓度大小的测定

2.如图是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从图中能得出

A.图中S代表载体,C代表离子

B.膜外一定是高浓度,膜内一定是低浓度

C.这种物质的跨膜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因为有C和能量参与 D.图中C这种移动方式是错误的,它应是固定不变的

3.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 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4.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Na。如果在神经纤维

第 1 页 共 8 页

24

24

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周围溶液中Na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作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Na的量不再增加 B.加入ATP后,细胞中Na的量减少 C.神经纤维排出Na需要消耗ATP和载体蛋白 D.“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呼吸

5.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①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②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 ③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 ④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 ⑤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⑤

6.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7.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没有探索的问题是( ) A.叶绿体色素的种类 B.叶绿体色素的颜色 C.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 D.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8.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24

24

24

24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第 2 页 共 8 页

9.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 ②都需要酶的催化 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⑥都能产生水

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

10.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11. (2011年莆田质检)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必须有水和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TP,细胞代谢就此终结

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12.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 A. 温度 B. pH C. 水分 D. 营养

二 、填空题

13.下图是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第 3 页 共 8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