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材料学习题

口腔材料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蠕变(研):材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受到较小的恒定外力作用时,其形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2、弹性极限(研):材料不发生永久形变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也即材料产生完全弹性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应力超过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呈非线性变化,去除应力后,材料的形变可以完全恢复。 3、电化学腐蚀(研):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的腐蚀损坏现象。 4、老化: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变坏的现象,称为老化。老化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有物理、化学、生物及加工成型条件等,内因则由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所决定

5、流电性(galvanism):在口腔环境中异种金属修复体相接触时,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差,导致电流产生,称为流电性。

6、聚合反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称作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两类

7、混水率:半水硫酸钙与水的比例可用混水率来表示。混水率(W/P)是水的体积除以半水硫酸钙粉末重量所得的分数。石膏混水率越高,孔隙越多,材料强度越低。

8、Monomer:单体,由于能够形成结构单元所组成的化合物称做单体,也是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9、极限强度(ultimate strength):指在材料出现断裂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应力值,也即材料在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

10、冷却曲线:又称温度-时间曲线,指熔融的纯金属在冷却时,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相应值记录下来并绘制成的曲线。 11、汞齐化(amalganation):汞在室温下为液态,能与其他金属在室温下形成合金而固化,汞与其他合金形成合金的过程称为汞齐化。

12、润湿性:液体在固体表面扩散的趋势称为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可由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大小来表示。分为附着润湿、扩展润湿和浸润润湿,润湿是粘结的必要条件。 13、合金(alloy):由两种或两周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熔合在一起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4、共聚物(copolymer)由两种以上单体共聚而成的共聚物称为共聚物。

15、过冷度:在冷却曲线中,熔融的纯金属在冷却时,温度从A降到B’点,最初冷却到B’点(Ts)称为过冷。从过冷期结晶开始,进一步结晶形成,由于潜在的熔融热,温度回升到B点熔化温度(Tf),温度△T=Tf-Ts称为过冷度。

16、熟石膏:常用的模型材料,由生石膏经开放式加热脱水煅烧而成。主要成分是半水硫酸钙,由于煅烧方法不同,可得到α-或β-半水硫酸钙两种熟石膏。 17、应力(stress):描述物体内部各点各个方向的力学状态。单位面积所受的内力即为应力。若外力均匀且垂直作用于受力面上,应力可简化为δ=F/S。 18、比例极限(proportional limit):是指材料应力与应变成正比的最大应力。当应力不超过该极限时,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遵从虎克定律;应力超过该极限,其应变不再随应力呈比例变化。

19、尺寸变化(dimensional change):在口腔环境内及在制作修复体过程中,充填材料、修复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由于物理及化学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形变,称为尺寸变化。

20、线胀系数(linear expansion coefficient):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多数物体的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21、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又称导热系数,是量度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为面积热流量除以温度梯度。

22、弹性模量( elasticity/modulus of elasticity):是度量材料刚性的量,也称杨氏模量,指在弹性状态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性越大。 23、疲劳(fatigue):指材料在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材料所受应力常远远小于其极限强度甚至小于其弹性极限。 24、挠度(deflection):是物体承受其比例极限内的应力所发生的弯曲形变,更真实反映材料在口腔环境中受力和弯曲形变情。 25、腐蚀(corrosion):材料由于周围环境的化学侵蚀而造成的变质或破坏称为腐蚀。可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两类

26、加聚反应:单体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称为加聚反应。

27、缩聚反应:聚合反应过程中,除形成聚合物外,同时还有低分子副产物生成的反应称为缩聚反应。

28、固化深度(cure depth):树脂光固化时,因光线透过复合树脂或牙体时强度逐渐减弱,故深层树脂往往聚合不完全,当超过一定深度后,单体的聚合程度极小,树脂的强度非常低, 这一临界深度就称为固话深度。

29、“三明治” 修复术:一种利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联合修复牙本质缺损的叠层修复术, 这种联合形式因颇似三明治夹心结构,故又称为“三明治” 修复术。

30、自由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光、热、射线的影响下,分裂成为两个含不成对带独电子的活泼基团。

31、均聚物(homopolymer):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

二、选择题和填空题

第一章 总论 1、(研)口腔材料按材料性质分为: 有机高分子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 。 2、ISO中文全称为 国际标准化组织 。 3、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C )

A、线胀系数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 B、体胀系数是表征物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

C、如果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则体胀系数是线胀系数的3次方。(固体才是) D、热导率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又称导热系数。 4、表征物体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是 体胀系数 。 5、(研)线/膨胀系数 是表征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 6、热膨胀系数最接近人牙的材料是 陶瓷 。 7、(研)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较好时,接触角小于 90°。 8、(研)口腔修复体的色彩性由三个特性构成: 色相 、 饱和度 、 明度 。 9、(研)当拉应力和腐蚀介质同时存在时所发生的腐蚀称为 应力腐蚀 。

10、材料在不同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四种变形 拉伸或压缩 、 剪切 、 扭转 、 弯曲 。 11、挠度是物体承受其 比例极限 内的应力所发生的弯曲形变。挠度 更能真实的反应材料在口腔环境中的受力与弯曲形变情况。 挠曲强度 仅反映出材料在持续受力后直至断裂时的强度。

12、材料的刚性用 弹性模量 来表示。 13、(研)弹性模量最接近人牙本质的材料是 磷酸锌水门汀 。最接近釉质的材料是 金合金 。 14、延伸率 是材料延展性的标志,表示材料塑性形变的能力。 15、(研)一般而言,延伸率低于 5% 的材料为脆性材料,如陶瓷。高于5%的材料为 塑性材料或延展性材料 。 16、(研)蠕变 是指材料在恒应力作用下,塑性应变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现象。 17、(研) 疲劳 是指材料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发生损伤乃至断裂的过程。 18、 回弹性 是材料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表明使材料出现永久应变单位体积所需要的能量;韧性 是材料抵抗开裂的能力,表明使材料断裂单位体积所需的能量。 19、腐蚀的形态可分为 均匀腐蚀 和 局部腐蚀 两种。 20、(研)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和机械性能变坏的现象称为 老化 。 21、生物安全性包括 无毒性 、 无刺激性 、 无致癌和致畸 。 22、拉伸温度最小的材料是 人牙釉质 。

23、口腔材料的生物性能应符合 生物相容性 、 生物安全性 、 生物功能性 。 第二章 口腔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一节 高分子概念

1、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反应有以下两大类型: 加聚反应 、 缩聚反应 。 2、高分子材料性能和用途,将聚合物分成 橡胶 、 纤维 、 塑料三大类。 3、(研)由低分子单体合成聚合反应称为 加聚 反应。 4、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从单个聚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来看,可大致分为 线型 、 支链型 、 交联型 三种类型

5、自由基聚合反应历程分 链引发 、 链增长 、 链终止。 6、(研)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包括 溶胀 和 溶解 两个阶段。 7、(研)引发剂是易于产生 自由基 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上具有 弱键 。常用的引发剂有 BPO(过氧化苯甲酰) 。

8、交联型 聚合物不能溶解和熔融。 9、(研)链增长反应有两个特征: 放热反应 , 增长速率极高 。 10、单体是一种能够形成 结构单元 的分子所组成的化合物。

第二节 印模材料

1、印模:是物体的阴模,口腔印模时口腔有关组织的阴模,取制印模时采用的材料称为印模材料。

2、关于琼脂印膜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为 ( C )

A 琼脂印膜材料具有反复使用的特点,临床常用作复制模型的印膜材料 B 琼脂作为印膜材料是利用其凝胶和溶胶之间的转化

C 琼脂印膜材料的凝胶转变为溶胶的温度介于50~60℃之间(正确应为60-70℃) D 琼脂印膜材料具有流动性、弹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 E 琼脂印膜材料的胶凝温度介于36~40℃之间 3、ISO要求印模材料凝固时间( A )

A 混合调拌开始3~5分钟凝固 B 混合调拌开始1~3分钟凝固 C 混合调拌开始5~6分钟凝固 D 混合调拌开始6~8分钟凝固

4、藻酸盐印膜材料与胶结剂的反应极为迅速,需加入缓凝剂延缓反应进行。常用的缓凝剂不包括( C )

A 磷酸钠 B 碳酸钠 C 氧化锌 D 草酸盐 E 磷酸三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