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四单元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后达标检测苏教版

第四单元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将绿豆粒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方形金属钠变成小球 钠浮于水面 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钠球游动,有“嘶嘶”的响声 结论 钠反应速率快 水的密度大于钠 有NaOH生成 有气体生成 解析:选A。钠的熔点低,且钠与水反应放热,会使方形金属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A错误。

2.把23 g钠投入m1 g足量的水中得到a g溶液,把24 g镁投入m2 g足量的盐酸中得到b g溶液,若m1=m2,则a、b的关系是( )

A.a>b C.a=b

B.a

解析:选C。由于m1=m2,所以只需比较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即可。由差量法可知,23 g钠投入水中放出1 g氢气,溶液增重22 g;24 g镁投入盐酸中放出2 g氢气,溶液增重22 g,所以反应后a=b。

3.跟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H2O

B.CO2

D.Ca(OH)2固体

C.H2SO4

解析:选C。下表中“×”表示不发生反应,“√”表示能发生反应:

H2O CO2 H2SO4 Ca(OH)2 Na √ × √ × Na2O √ √ √ × Na2O2 √ √ √ × NaOH × √ √ × Na2CO3 × √ √ √ NaHCO3 × × √ √ 4.被称为“国防金属”的镁,60%来自于海洋,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正确方法是( )

物质 熔点/℃ 石灰乳电解A.海水――→Mg(OH)2――→Mg

HCl电解B.海水――→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1

氧化镁 2 852 氯化镁 714 石灰乳灼烧电解

C.海水――→Mg(OH)2――→MgO――→Mg

石灰乳HCl电解D.海水――→Mg(OH)2――→MgCl2溶液―→MgCl2(熔融)――→Mg 答案:D

5.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解析:选A。Na2O2与H2O、CO2反应时,都是Na2O2自身发生的歧化反应,A项错误;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Na2O2能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故熔融过氧化钠时不可使用石英坩埚,B项正确;Na2O2具有强氧化性,而C、Al、SO2均具有还原性,故Na2O2可与C、Al、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将C氧化成CO2,将Al氧化成Al2O3,将SO2氧化成Na2SO4,所以C项和D项均正确。

6.物质的量为0.10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A.3.2 g C.4.2 g

B.4.0 g D.4.6 g

解析:选D。若镁全部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镁,其质量是4.0 g;若镁全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其质量是4.6 g;若镁未全部参加反应,其质量应大于2.4 g。因为只要有氧气存在,就不可能生成单质碳,即镁应该首先与氧气反应,所以选项D是不可能的。

7.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最合理的是( ) 选项 A 实验方法 滴定法 实验方案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0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使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将样品放入烧杯中,置于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测量数据 消耗盐酸 的体积 碱石灰增重 B 量气法 C 重量法 减轻的质量 D 量气法 排水体积 2

解析:选A。 A.利用酸碱滴定法可以测得,A项正确;B.碱石灰也吸收CO2中含有的水蒸气,B项错误;C.加入盐酸,质量增加,C项错误;D.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量气,D项错误。

8.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1

解析:选C。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生成,而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气体生成,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后,继续滴加盐酸将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三步反应消耗盐酸的量相同。故C项正确。

9.下列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解析:选A。A项,对NaHCO3溶液微热,红色加深,是因为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二、非选择题

10.(1)①纯净的Na2CO3 a g ②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a g ③纯净的NaHCO3 a g,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分别与盐酸完全反应时,耗酸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B.分别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放出CO2气体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C.分别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D.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c(Na)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