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3.时间:①东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年。

②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于城濮进行决战。

③公元前_________年,秦赵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战争。 合作探究:

1.阅读史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阅读材料回答:

(1)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3)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2.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

4.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精讲点拨:1.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2.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并立的局面,出示战国七雄示意图,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3.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教材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我们要分析理解。

知识梳理: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整体性。 知识结构图表

16

达标检测:

一、达标巩固: 1.东周开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2.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 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3.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4.“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5.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伍子胥 B.勾践 C.孙武 D.夫差 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7.“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8.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9.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

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10.“三家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韩 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17

11.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能力提升:

13.“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引自《史记·周本记》

请回答:

⑴周平王迁都洛邑是哪一年的事?洛邑是现今的什么地方?

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1 D 2 D 3 C 4 A 5 B 6 B 7 D 8 D 9 C 10 C 11 D 12 B

13(1)公元前770年,洛阳。 (2)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课外作业:

必做题:搜集与春秋战国有关的成语故事,看谁搜集的多? 选做题:展示《中国行政区图》,联想通过今天的改革开放和古人对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的改善,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今人应该怎样做?写一篇小论文。 图说历史: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教学目标

1了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情况;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提高学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导入新课:复习提问:西周末年,周幽王做出了哪一件蠢事?(烽火戏诸侯)后果怎样?(诸侯再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西周在公元前771年灭亡了。东周虽然建立起来,但周天子已处于傀儡地位。)到了战国初年,相继发生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等事件,说明某些大夫的势力已超越诸侯了。

18

新生的政治势力要求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怎样进行改革变法呢?请看33页“导入框”。

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5分钟 )

1.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_____时,铁农具使用反围扩大。 2.______末年已使用牛耕,_____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3.______和_____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_______时期,___国蜀郡太守______在岷江中游修筑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5.公元前_____年,_____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6.经过商鞅变法,_____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国封建国家形成了。 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哪些变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8.二概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合作探究:

1.在春秋战国以前,农业和手工业工具以什么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图,通过观察,与今天的农具比较下,有什么异同?

2.都江堰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作用是怎样的?以《都江堰水利工程平面图》为蓝图,小组分析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呢?它是怎样起到防洪、灌溉作用的?

3.引导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的主要目的、结果;社会阶级关系有哪些变化?战国时各国为什么纷纷进行改革?

精讲点拨:1.学习商鞅变法,可以用下列图示去理解、分析,把握其内在联系。

2.本课出现了李冰与商鞅两个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来分析、评述。他们超越不了历史的时代,他们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但都创造了丰功伟绩,以致流芳千古。不能以当今时代的认识去苛求古人,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从这两课学习内容看,一是“春秋战国纷争”,一是“大变革时代”。前者重政治史,后者是经济史,也含有政治史内容。春秋、战国从社会形态上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用表格对比起来更容易掌握。 政 治

政治格局 改革变法 社会主要矛盾 人际关系 社会变革 生产工具 春秋 大国争霸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奴隶主与奴隶 奴隶主占有奴隶 奴隶社会瓦解 铁农具开始出现 19

战国 七国争雄 变法运动开展 地主与农民 农民依附于地主 封建制度确立 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经 济 土地制度 剥削方式 土地属周王所有 地主占有土地 奴隶主占有奴隶劳动成果 地主对农民通过地租剥削 4.关于变法措施的作用,分析讲解时强调“富强”两字,秦国逐渐国富兵强,奠定了统一基础;还要强调变法运动的封建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政治改革。变法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确定,封建国家的形成。同时补充“为以后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1.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管仲 B.齐桓公 C.孙膑 D.商鞅 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3.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农具 B.选种 C.牛耕 D.治虫害 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力图称雄天下的 C.周王室日渐衰微 D.阶级斗争的尖锐 5.战国时期是

A.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 B.封建制的确立时期

C.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D.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时期 6. 和 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7.秦国蜀郡太守 在岷江中游修筑的 ,是闻名世界的 工程。

8.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 ,发展 ,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

9.公元前 年,商鞅在 支持下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

10.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和 的矛盾。 提高训练 11.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⑴材料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

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结果如何?

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 D 2 C 3 C 4 A 5 B 6 铁农具和牛耕 7 李冰 都江堰 防洪灌溉 8 封建统治 封建经济 9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封建 10 地主和农民

11(1)商鞅 秦孝公 (2)地主阶级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制贵族的统治。(3) 课外作业:

必做题:为什么都江堰—青城山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果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负责人,请你给都江堰—青城山文化遗产写一个批准理由。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