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年月日的有关计算。
2.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末尾有零点的两位数乘法)理解算理。 3.辨认方向,会区分八个方向,行走路线。
4. 经历认识毫米,以及用毫米做单位测量、估算物体长度的过程。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通过测量感知1千米的长度,会知道单位之间的换算。
5. 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调查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可以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能用统计表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体会调查数据在说明问题中的意义。
6.认识小数,会读,写,以元,角,分为例,米,分米,毫米为例转化小数,小数之间的计算算理。
7.感知面积的概念,不同的方法测量面积的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计算。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8.感受平均分,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感受几分之一,会进行分数大小的比
较,分数的计算。
9. 在画表进行判断的活动中,经历猜属相、猜国籍等推理、判断过程。会用画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活动,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初步感受探索活动的乐趣。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年、月、日,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难点:12时和24时之间的转化,千米和毫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末尾有零点的两位数乘法)理解算理, 2.认识小数,会读,写,以元,角,分为例,米,分米,毫米为例转化小数。小数之间
的计算算理。
3.感受平均分,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感受几分之一,会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计算,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感知面积的概念,不同的方法测量面积的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转化,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计算。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前面3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两位数整数的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领域都已涉足。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数学抽象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三、教材分析与措施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两位数的整数乘法和加减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因此,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加减、小数加减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图形与几何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个单元。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新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