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④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文化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理论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要培养的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跨越自己的母文化学习另一种文化的过程。交际能力中所包括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均与文化有关,需要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遵守文化的规约,语言的使用才可能地道。应尽可能使用目的语文化进行交际。 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学习语言必须了 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负载该文化的语言。 文化教学应以语言本身所蕴涵的文化以及交际中的文化表现为核心。进行文化的教学能促进语言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以掌握汉语交际工具为目的而学习中国文化,跟以研究文化为目的而学习中国文化,二者的研究角度、学习内容和方法,会有许多不同之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使用汉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其中主要是词汇文化和交际文化。 词汇文化因素 汉语词汇里有许多词,反映了民族文化特有的事物和习俗。 如:梅雨、胡同、四合院、旗袍、虚岁、红娘、闹洞房、抛绣球,等等。 词的构造方式、词的象征义、引申义、比喻义,都与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 如:牛脾气、牛劲儿、老黄牛、吹牛皮、对牛弹琴;吃醋、走后门、碰钉子、泼冷水、翘尾巴、开绿灯、炒冷饭,都与字面上的意义有别。 在回应别人的褒奖时常会说:哪里,哪里。 作为问候语:你去哪儿?干什么去呀?你吃了吗? 在收授礼物时,送礼的人说:这是一点小意思,收礼的人说:让您太破费了。 送客时说:您慢走,您走好,您小心; 客人说:您请留步。 以道歉的方式感谢别人帮助:给您添麻烦了,让您多费心了。 外国人学会说这样一些句子并不难,难的是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说法。 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也就是说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哪些心理特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哪些风俗习惯使中国人形成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归纳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 语构文化 汉语的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的意合性带来语言结构的灵活性和简约性。 吃饺子 (动作—受事) 吃馆子 (动作—处所 吃大碗 (动作—工具) 吃三个人(动作—施事) 吃父母 (动作—凭靠) 汉语句式结构还体现叙事一般按时间和事理顺序排列,说明事物往往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部分、先原因后结果,由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等反映中国人重直接体验,善于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特点。 客人来了 来了客人 前一个结构的“客人”是定指,表达已知信息,后一个结构的“客人”是非定指,表达新信息。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凭着对语言单位之间语义联系的敏感性,对下面 救火、养病、晒太阳、盖被子、 恢复疲劳、吃了一嘴油、跑了一身汗 这样一些结构并不难理解,而这种意合的特点往往正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难点。 语义文化 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所反映的民族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其一是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别的语言里没有对应的词语。 其二是某一事物或概念虽然在不同语言中有对应的词,但词义(包括词的内涵义、褒贬义、引申义等)却存在很大差别。 语用文化 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所决定的。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语用文化差异:称呼、问候、道别、敬语、谦词、褒奖、辞让等的差异。 为什么可以说“差不多高”、“有点儿不舒服”,但不能说 “差不多矮”、“有点儿舒服”呢? 为什么“我的书不比他的多”,“我的书不比他的少”都可以说,但只能说“我的书没有他的多”,不能说“我的书没有他的少”呢? 为什么“差点儿迟到”和“差点儿没迟到”的意思都一样,而“差点儿及格”和“差点儿没及格”的意思就不相同呢? 为什么可以说“大热天的”、“大冷天的”,而不说“大凉快天的”、“大暖和天的” 呢? 类似这样的各种条件限制,都与人的认知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对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这些一般不会成为问题,但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却是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也是他们非常需要知道的。 第五章 语言习得理论 一、语言习得理论概述 1、第一语言习得通常指的是儿童不自觉地自然地掌握/获得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过程和方法。 2、第二语言学习通常指的是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和方式。 3、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 (1)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②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 ③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 ④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几个阶段。 ⑤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 ⑥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 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 (2)不同点:学习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②学习的起点不同。 ③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 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⑥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小结: 儿童习得母语时,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A. 生理特点:儿童1—5岁是生长发育时期。 B. 心理特点:是借助于实物、实情建立概念,形成思想与思维能力的过程。 C. 社会环境:有自然的语言环境,而且沉浸于其中,父母与家人用照顾式语言与其不断地进行交际。 D. 活动方式:通过交际,进行反复模仿、记忆、应用,达到熟练的程度。 学习第二语言时,主体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特点与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①生理特征:已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发音器官、肌肉已经定型,模仿能力差些,大脑已经定型,智力发育健全。 ②心理特征:已有大量概念,具有思维能力,已经有完整的第一语言系统,借助于第一语言来学习第二语言。 ③社会环境:有、无语言环境两种情况。 ④活动方式:以课堂学习为主,进行反复操练。 二、儿童语言习得 1.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过程 五个阶段: 喃语阶段(6个月-12个月) 独词句阶段(1岁左右) 双词句阶段(1岁半以后) 电报句阶段(2岁至2岁半) 成人句阶段(2岁半至5岁) 2.儿童习得母语的基本过程的理论解释(指南P34) (建议列表复习)(参考盛书) ①刺激—反应论 是行为主义理论的解释。代表人物:华生(早期)(98年选择);斯金纳(后期) 理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反应后的刺激)的模式而获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习惯,因此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②先天论 是心灵主义的解释。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理论:LAD假说,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习得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普遍语法”:即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当儿童接触到具体语言时,就会不断地通过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对“普遍语法”的参数进行定值以形成具体语言的规则系统。 认为后天环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触发语言机制和提供具体语言材料的作用。 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③认知论 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理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④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理论:语言是交际工具,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大脑功能侧化有关键期,错过很难弥补。 三 第二语言习得 (一)语言对比分析 1、定义: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2、代表人物:美国 拉多 3、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迁移理论 4、观点: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5、四个步骤:描写、选择、对比、预测 6、意义与局限: A.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对比 预测 B.局限(盛书P82,刘书P190) 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功能 重视语际干扰,忽视语内干扰 重视预防,忽视诊断 (二)语言偏误分析 1、定义: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