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试行)

欢迎浏览下载,个人所属文档必属精品!

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对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本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课前准备

1、编制学期教学计划。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遵循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深入钻研教材,通览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在学段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按校历拟定学期教学计划,明确目的要求,弄清重点难点,领会课后习题,准备好教具,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特别要重视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方案和教学改革试验等内容。

2、开发利用校本课程,积极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充分发挥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积极发掘师生的潜能,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益,实现资源共享。

3、课堂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把好三个环节: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标(大纲)、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其次是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把握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协调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需要,研究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形成课时教学计划。

(2)、教师应按教学内容,围绕重点,组织内容、补充教材。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教法和学法。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的并存与

精品文档

欢迎浏览下载,个人所属文档必属精品!

竞争,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3)、教学设计或教案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要以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写好教学设计或教案。教学设计或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如: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活动过程等。教师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不得以《参考书》、《备课教案》等代替。也不得用别人的教案或者自己过去的教案代替。

(4)、备课要适当超前,至少提前备课2—3课时,没有备课(教案)不许进课堂、每一课时教学设计或教案应注上授课时间,以便上级教育部门了解教学进度情况。中心校所有学科(含活动课,健康教育课)都要写教案。除中心校外,各完小教师每人至少要写三门课程教案(其中担任的语数学科1—2门,其余学科由学校安排)。兼任的其他学科备课要批注在教科书上。

(5)、建立编写教后记、教学反思制度。教后记、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和信息反馈的过程。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各校要大力加强。教师要注意积累有指导意义或推广价值的教学案例,写好教学反思。教后记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课后反思要求语文按单元写,数学按章节写(一学期不得少于8篇)。每学期举行教学反思展评一次, 选择优秀教学反思结集交流。

(6)、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有2人以上的要成立备课小组,每周集体备课一次,百人以上学校隔周一次,集体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对教材目的、要求、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基本作业量要尽量统一,教法不强求一致。

(7)、建立教案检查制度:各校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要检查二次以上,在被检查的教案的最后一次上应加盖公章,并签上检查日期。校长和教导主任不定期地对所有学科的教案进行抽查。每次检查要有记载,评出等第,中心小学对各校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抽查。各校按30%的比例推荐较为好的教案到中心小学展评。

二、课堂教学

1、学校要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要求开设课程,安排好每天课程和作

精品文档

欢迎浏览下载,个人所属文档必属精品!

息时间,适应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不得增减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学时。

2、严格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语、数学科不得挤占其他学科和活动课的教学时间。

3、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组织学生晚自习,更不得进行有偿补课。

4、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亲切,音量适中,语言准确生动,有条理。板书规范、工整,师生一律讲普通话。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5、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使用教材。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教师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确保全体学生均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7、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要让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上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以利于学生既“学会”又“会学”、“乐学”。

8、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要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

精品文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