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s 课程编号:2113209
总学时:72 讲授:60 实验:12 学分:4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校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班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重点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在全面讲述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考虑到现今
Internet的普及,本课程放弃大部分书籍以ISO/OSI来讲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做法,而采用以Internet的TCP/IP体系结构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同时,本课程还以IEEE 802系列为线索详述了局域网的相关技术和协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 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要求 1、理论教学大纲内容:
(一)概述
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二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2 协议与层次划分(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 OSI 与TCP/IP体系结构的比较(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4 客户-服务器方式(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三) 物理层 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 传输媒体(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4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 信道复用技术(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6 SONET/SDH(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7 EIA-RS-232-E接口标准(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四) 数据链路层
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2 差错控制方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 自动重发请求(ARQ)(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 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HDL(要求达到”理解”层次)c 5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五) 局域网 1 局域网概述(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 IEEE 802.3标准:CSMA/CD(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 局域网的扩展(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 虚拟局域网(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6 高速以太网(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7 无线局域网(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六) 广域网
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2 广域网中的分组转发机制(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 X.25协议(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4 FR(帧中继)(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5 ISDN(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6 ATM(要求达到”了解”层次)
(七) 网络互连
1 路由器在网际互连中的作用(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 Internet网际协议(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 划分子网与改构造超网(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 ICMP(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5 路由选择协议(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6 IGMP(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7 IPv6(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八) 运输层 1 运输层协议概述(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2 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4 传输控制协议TCP(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九) 应用层 1 域名系统DNS(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 文件传送协议FTP(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4 电子邮件(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5 万维网WWW(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十)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1 概述
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4 报文鉴别(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5 密钥分配(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6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7 防火墙(要求达到”认识”层次)
2、实验教学大纲内容: 1、网络故障检测与维护 2、局域网组建与简单应用 3、以太网交换机配置 4、三层交换机配置 5、网络互连及路由
6、Internet接入 3、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在学习本课程内容前,首先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的性质、地位及任务,熟知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内容安排以基础性、实用性为主,力图在阐明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介绍了当今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流行的网络产品,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了解网络在信息社会中的新技术,为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4、教学形式:
(1)、本课程概念多、较抽象、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12学时。 (3)、关键性概念、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5、作业:
本课程概念多、比较抽象,算法分析有一定难度,为了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拟布置一定数量习题为宜,教师批改作业本的1/3,并安排时间上习题课。各章节习题量分布如下: 序号 内 容 习题量 1 概述 4 2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4 3 物理层 6 4 数据链路层 6 5 局域网 8 6 广域网 6 7 网络互连 12 8 运输层 6 9 应用层 4 10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