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蚕在生长的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身体结构及其作用。

3.知道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

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同学们饲养的蚕卵孵化出蚕宝宝了吗?蚕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学生相互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观察器材和观察方法。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四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观察过程。一是怎样确定蚕是活的?用什么工具观察?二是蚕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变化。三是蚕用什么吃食物? 2.观察中,围绕随堂学部分展开实验、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并思考:怎样记录蚕的样子和它的食物? (2)教师指导学生用图画的形式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记录结果。

(1)学生展示各自画好的蚕和它的食物。 (2)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改进图画。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1)学生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

(2)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可变化性。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1)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2)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1)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 (2)教师根据研讨情况总结。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教师用课件展示蚕的蜕皮,指导观察蚕的结茧。 【板书设计】

蚕长大了 1.颜色:白色 2.运动:慢慢爬行 3.食量:变大

4.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反应

5.特殊行为:会“眠”

【教学反思】

蚕其貌不扬的外表,甚至说那笨拙的样子会有一种令人生厌的感觉,可它却有一种默默无闻、一心吐丝造福人类的可贵品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没有了笨笨虫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美化的、可爱的小生命。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当我把一幅栩栩如生的蚕的图片出示在学生面前时,部分学生都把脸转到一边,并不停地说:“真恶心。”个别几个学生虽没有做出那么强烈的反应,但也只是为了免遭老师的批评。我当时确实很气愤,可转念一想,如果换成我,不了解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生命,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种事物,需要建立在对它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基础上。我向学生们生动地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织成了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心理在一点点变化,由厌恶到惊叹再到喜爱,我抓住这个契机,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蚕吗?”学生们都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于是我就让学生们带着这种喜欢之情再去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下它身体结构的特点。学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其乐融融,最初的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4.蚕变了模样

【教学目标】

1.知道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3.知道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4.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变成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种形态。蛹的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2.知道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教学准备】

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丝绸制品、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同学们,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地包裹了起来。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观察。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探索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中须考的问题:一是观察蚕在吐丝时有哪些动作;二是比较蚕蛹与蚕茧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2.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吐丝过程的观察。 (1)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开展观察蚕吐丝的过程。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观察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蚕在吐丝时头部会扬起,吐丝过程分为:形成结茧网、上簇、形成结茧衣、形成结茧层。

4.教师指导学生围绕随堂学展开对蚕蛹的观察。 对蚕蛹的观察要提出五个问题: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你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最后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5.观察蚕茧和蚕丝。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测出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第二,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拉丝过程介绍给学生。教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开展研讨。

2.研讨过程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开展: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蚕蛹还会变化吗?它可能变成什么样子?蚕蛹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3.学生观察教学课件,相互交流观察结果后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总结。 5.教师指导学生对画一个蚕蛹图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还有哪些动物一生中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