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2016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七)天气

专题满分冲刺(七)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1~2题。

1.图中四个城市此时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2.此时一艘自乙向丁航行的货轮航行至丙地南侧300千米的海域,该货轮( ) A.顺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

【解析】1.D 2.B 第1题,低压中心、低压槽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2题,货轮航行至丙地南侧300千米

的海域(纬度与丙地相差约3°),货轮位于气旋的东侧,吹偏西风,顺风顺水。

读北京市8月12日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和该地PM2.5数值变化曲线,图中天气系统正向东移动。回答3~4题。

3.图示时刻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 A.高压脊

B.低压槽

C.反气旋

D.暖锋

4.依据图中信息,判断9点~21点导致PM2.5明显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暴雨天气,沉降污染物 C.山脉阻挡北面风沙

B.北风强劲,吹散污染物 D.交通高峰,车辆排放尾气多

【解析】3.B 4.A 第3题,图中显示北京西南部有一个低压中心,北京正处于东北—西南向的低压槽中;

1

注意材料中提示“图中天气系统正向东移动”,据此可排除暖锋。第4题,图中PM2.5数值在12时最高,然后急剧下降,15~21时又缓慢升高;结合上题中显示的14时处于低压槽控制,推测可能是有强降雨。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 A.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6.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C.丙地吹东南风,降水概率较大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解析】5.A 6.D 第5题,河流的源头为流域的分水岭,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确定山脉走向。第6题,根

据等压线数值判断,该天气系统为低压,图中区域受低压槽控制,甲地处于迎风坡,且位于冷锋锋后,降水概率较大,A不正确;乙地吹偏西风,受冷气团影响,气温较低,B错误;丙地位于冷锋锋前,降水概率较小,C不正确;丁地吹偏西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晴朗少云,D正确。 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第7~8题。

7.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 A.高压中心,3~4月 C.锋面,6~7月

B.低压中心,4~5月 D.反气旋,7~8月

2

8.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解析】7.C 8.D 第7题,梅雨,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 每年6

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准静止锋。解答此题需要掌握我国雨带推移的相关知识: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第8题,结合中国政区图判断,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关系: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安徽省正相关与负相关的面积大约相同;相关性最小的区域位于(29°N,117°E)附近。

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判断图示季节是( )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秋季

10.下图正确反映沿60°纬线,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的是( )

【解析】9.A 10.B 第9题,由图中甲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可判断位于北半球;而北极的俯视图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再结合图中经纬度,可判断图中30°、60°之间的高压为亚洲高压,则此季节为冬季。第10题,图中甲、乙两处位于锋面的冷气团一侧而降水较多,中部区域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而降水少,故B图正确。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单位:hPa)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