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教案(全国) (5)

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邑虽然其言,而竟不用。升称病乞身,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节选自《后汉书》)

[注] 元元:指平民百姓。 (1)变通词语:汤火、帷帐

关键句式:“非国家之人也”(判断句)

译文: (2)变通词语:倒县、元元

关键句式:“愿蒙引见,极陈所怀”(均为省略句)

译文: [解析] (1)“汤火”“帷帐”本指“热汤大火”和“居住的帐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翻译时应该意译为“水深火热的处境”和“身边”;“非国家之人也”是判断句,翻译成带“是”的句子。(2)“倒县”中的“县”为通假字“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指“艰难的困境”;“愿蒙引见,极陈所怀”均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内容“愿蒙(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极陈所怀”。

[参考答案] (1)官吏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近在身边作乱了。

(2)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之忧,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陈述我的想法。

[参考译文]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九岁通晓《论语》《孝经》,年长时,学习《梁丘易》《老子》,并教授后生学习。王莽的大司空王邑提拔范升做议曹史。当时王莽连续征兵,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提意见说:“现在天下的问题比日月还明显,比雷霆还强烈,然而朝廷和国君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那么百姓到什么地方去乞求上天保佑呢?现在正是春天,而动员百姓远征,野草不能充饥,田荒无人耕种,谷价飞涨,每斛涨至数千,官吏百姓深陷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近在身边作乱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之忧,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陈述我的想法。”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有理,但始终不听从。

范升称病请求退休,王邑不听,派他乘传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会,于是留下来没回去。

失误”之(六) 该变不变,语意不畅

(2016·浙江高考)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节选自张岱《琅嬛福地记》)

[错误翻译]

[我来评卷] 句中的“见”,动词活用为名词,见识;“小”,译为浅陋。“春秋”,古代春秋是一年中重要的两个季节,后用来指代一年的时光。“春秋问蛄蟪”为比喻句,在翻译时应该用意译的方式变通翻译。

[我来改正] (经过此事)我才知道自己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一年四季的转换。

[重点多练]

请用“变通法”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矩)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1)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2)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家。

(1)变通词语:推寻、母忧、去官

译文: (2)变通词语:交通、默谏、乞骸骨

译文: 解析:(1)“母忧”运用了委婉的说法,翻译为“母亲离世或母亲的丧事”,也作“丁母忧”;(2)“乞骸骨”运用了委婉的说法,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参考答案:(1)有人在路上捡到东西,都会设法寻找失主。刘矩在雍丘县为官四年,后来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回去。

(2)刘矩又位居三公,他所举荐征召的人都是有名有德的大儒士,他不和州郡的官吏结交来往,进言多采用顺从词汇,暗含劝谏,大多被皇上明晓而采用,后再次因日食事情被免职。于是请求退休,死在家中。

参考译文:

刘矩渐渐升迁为雍丘县令,他用礼教教化当地民众,那些不懂得孝道和仁义的人,都被感化而自我改正。民众有争执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当面训诫教导,刘矩认为怨恨愤怒这些事情可以忍受,没有必要去县衙告状,并让他们回去反省。那些诉讼的人都被他的做法感化,总是各自都放弃争执和诉讼回去了。有人在路上捡到东西,都会设法寻找失主。刘矩在雍丘县为官四年,后来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回去。……灵帝初,刘矩代替周景任太尉。刘矩又位居三公,他所举荐征召的人都是有名有德的大儒士,他不和州郡的官吏结交来往,进言多采用顺从词汇,暗含劝谏,大多被皇上明晓而采用,后再次因日食事情被免职。于是请求退休,死在家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