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化学 Word版含解斩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化 学(解析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Cl:35.5 Fe:56

11Z_xx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

分,共69分)。

1.蛋白质是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面包 B.米饭 C.牛肉 D.蔬菜

解析: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分别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含蛋白质类食物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食物和动物性蛋白质食物两大类。植物性蛋白质类食物:豆制品——豆片、豆腐、豆皮、豆干、豆浆、豆腐脑、腐竹、豆芽等;花生、芝麻、等干果类食品。动物性蛋白质类食品:各种家畜、家禽、海产品、淡水产品、蛋类、肝脏、牛奶、奶酪等.动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比植物蛋白质高。本题C为正确选项。

2.2016年11月,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号”成功发射。该火箭主发动机中所用的液氧(O2)属于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解析:物质分类的基本内容(树状分类图)

溶液

混合物 胶体

浊液

有机化合物

物质 化合物

D.有机物

烃的衍生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氯化物等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液氧(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单质,在加压或低温条件下处于液态。本题A为正确选项。 13

3.7N是常用于医学PET显像的一种核素,这里的“7”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A D.原子个数

解析:原子核的组成符号表示为ZX,其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质量数等于质子数(Z)和中子数(N)之和。PET是英文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中文全称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显像技术所采用的是正电子核素。这些核素大多是构成人体基本元素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或性质极为相似的核素,如氧(0)、氮(N)、碳(C)、氟(F)等。运载这些正电子核素的示踪药物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如葡萄糖、水、氨基酸;或是治疗疾病常用的药物。因此每一项PET显像的结果实质上是反映了某种特定的代谢物(或药物)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是否存在生理或病理变化。本题A为正确选项。 4.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雪融山顶响流泉 C.吹尽狂沙始到金 D.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D选项的诗句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其中“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指蜡烛燃尽后才停止“流泪”,喻指恋人别后的思恋之情,现也用于形容教师的奉献精神。从化学角度分析,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蜡燃烧有2个过程:受热熔化和燃烧,蜡受热时熔化是物理现象,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反应。本题D是正确选项。 5.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

A.KCl B.MgO C.H2O

D.Na2O

解析:共价键主要是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静电作用,在部分非金属原子和金属原子之间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AlCl3、BeCl2等。一般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非金属氧化物、气态氢化物、酸、碱、铵盐、含复杂阴离子的盐等物质中含有共价键。本题C是正确选项。

6.小苏打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 A. Na2CO3 B.NaHCO3

C.Na2SO4 D.NaCl

解析:小苏打是常用的疏松剂,其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内部形成均匀致密的海绵状多孔组织,使食品酥脆、疏松。苏打是Na2CO3 ,是“soda”的英译,小苏打则是NaHCO3。本题B是正确选项。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B.氯化氢的电子式

C.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OH=Na++O2-+H+

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是CH3CH2OH, C2H6O是乙醇的化学式;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NaOH=Na++OH-。本题C是正确选项。

8.下列气体可用右图所示方法收集的是 A.NO2 B.O2 C.SO2 D.NH3

解析:图示是排水集气法,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的气体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 V(H2O):V(O2)=1:0.031,换算成质量溶解度是小于0.01克,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本题B是正确选项。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和反应物接触面积的大小等。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向稀硫酸中加水,使得硫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本题A是正确选项。

解析:溶液中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水、难溶物或挥发性的物质则不能大量共存。本题中CaCO3、AgCl是常见的难溶物,故相应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D是正确选项。

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本题A是正确选项。

解析: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需要吸热或放热,冰的融化放出热量;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水的分解需要持续加热或通电;铵盐溶于水吸热;浓硫酸溶于放热。本题D是正确选项。

13.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D.该装置可用于分离海水中的NaCl和MgCl2

解析: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等物质,为了将水从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蒸馏是将沸点低的组分先气化再液化,为了防止沸腾时液体剧烈跳动,预先要加入碎瓷片(沸

石)防尘暴沸;为了保证冷却水充满冷凝管,冷却水从低处进入,高处流出;锥形瓶中收集到的馏分是水。本题A是正确选项。

14.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易溶于水 B.苯易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C.乙酸溶液的pH小于7 D.乙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解析:苯不溶于水,苯具有苯环结构,相对而言,易取代难加成,在铁作催化剂(实际上是三溴化铁),苯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乙酸具有酸性,其溶液的pH小于7。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羟基中的氢可以被活泼金属置换出来。本题C是正确选项。 15.高炉炼铁中存在反应:3CO+Fe2O3

3CO2+2F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是氧化剂 B.CO是还原剂

C.C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C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解析:首先标出变价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然后根据还原剂“高失氧”、氧化剂“低得还”不难判断CO是还原剂。

解析:1molN2约含的分子数是6.02×1023,含有的原子数约为2×6.02×1023;激光笔照射胶体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常温下,铝片遇到浓硫酸会发生钝化,反应瞬间停止;淀粉遇到I2会发生颜色反应,显蓝色,利用该特征反应可以进行互检。本题D是正确选项。

解析:铁粉和稀硫酸反应,氢离子只能将铁氧化为Fe;Cu(OH)2是难溶物,在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时不拆分,保留化学式。在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时,一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看拆分是否合理,三看是否满足“三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本题B是正确选项。

解析:2NH3+H2SO4=(NH4)2SO4,故浓硫酸不可以干燥NH3。萃取剂和原溶剂不能相互溶解,

2+

乙醇和水互溶,故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焰色反应用于鉴别含不同金属元素的某些物质,KCl和KOH的阳离子相同,不可以用焰色反应加以鉴别。本题C为正确选项。

解析:该装置是Zn-C-H2SO4原电池的简易装置,电极反应式如下:负极(Zn):Zn-2e-=Zn2+;正极(C):2H++2e-=H2↑。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碳棒,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题B是正确选项。

解析:硝酸易挥发,光照或受热易分解,故硝酸应避光保存,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除金和铂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本题A是正确选项。

解析:苯的硝化反应:(取代反应)

+ HNO3 浓 H 2SO 4 — NO 2 +H2O 乙醇的催化氧化:(氧化反应) Cu 2CH3CH2OH+O2 → 2CH3CHO+2H2O Δ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取代反应) 光照 CH4+Cl2 → CH3Cl+HCl 本题D为正确选项。

55-6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