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第十二章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1、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3、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重复),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颠倒)。 4、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5、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6、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
7、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观点句)和(内容纲要)。
8、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9、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0、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问题调查报告
B. 事件调查报告
C. 典型调查报告
D. 经验调查报告
E. 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F. 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11、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 )。 选择一项:
A. 典型性
B. 真实性
C. 时效性
D. 针对性
12、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署名
B. 前言
C. 标题
D. 论证
E. 结尾
F. 主体
13、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修改定稿
E. 收集资料
B. 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F. 起草报告
C. 精选素材 D. 拟订提纲
14、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选取新鲜的资料 D. 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F. 选取可靠的资料 反馈
正确答案是:选取可靠的资料, 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选取有力的资料, 选取新鲜的资料, 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15、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朴实
B. 修辞
C. 庄重
D. 简明
E. 客观
F. 准确
B. 选取有力的资料
C. 选取易于获取的资料
E. 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16、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观点 F. 论证方法
17、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 )。 选择一项:
A. 记叙性的文体
B. 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B. 字句
C. 资料
D. 格式
E. 思想
C. 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D. 记叙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8、什么是调查报告?它有哪些特点?
答: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其特点:
第一,真实性。调查报告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第二,针对性。必须是针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所作的有实际意义的描述、分析和建议;必须针对具体的调查报告的阅读对象。
第三,典型性。无论是观点还是事实,都应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指导性。调查报告应为人们提供决策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理论研究的参考,即
使是描述式调查报告,也要做到给人以启示。
第五,时效性。调查报告必须及时地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需要 19、简述调查报告的主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 按照事物各组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横向展开成并列的若干部分,以更好地反映事物自身的多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由此及彼的横向联系,从中体现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
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其特点是把报告主体纵向展开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按照顺序自然衔接。它或者以调查过程为序,或者以时间为序,或者以事物发生、发展的经过为序。这种结构多见于内容较为单一的调查报告,有利于使读者了解调查对象的来龙去脉,从而清楚地把握其内容。
交叉(混合)结构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往往是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这种方式容量大,更利于深入问题和形成全面的结论,写法方便、灵活,因此运用比较广泛,尤其是比较复杂或重要的调查报告,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20、简述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答: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
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但调查资料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就有必要放大调查报告的主题。
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调查得来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
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21、形成调查报告的观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观点的形成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观点必须由客观实际调查材料提炼而成,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第二,鲜明。观点必须直接、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概念含混。
第三,新颖。观点要反映新事物、新事件、新问题、新视角、新主张,有突出的社会意义,不能是老生常谈,或无病呻吟。
第四,深刻。观点是反复认识客观实际的产物,必须透过现象指出本质,一针见血,不能就事论事,隔靴搔痒。
22、应当如何精选调查报告的素材? 答: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选取可靠资料。所谓可靠资料,一是指资料的来源可靠。二是指资料的内容可靠。 第二,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这是从量的角度对调查资料进行选取,要以必须、够用为度。
第三,选取有力的资料。这是指从质的角度,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全面分析和反复比较,选取最适合和最典型的资料。
第四,选取新鲜的资料。新鲜的资料首先是指调查中发现的社会新事物、新行为、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