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村干部:本乡本土为啥还“走读”

作者:余清楚 吴齐强

来源:《决策探索》2015年第07期

村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农民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农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官城居”逐渐多了起来。 一个村,找不着村党支部书记会怎样?

“我的前任支书,就是个典型的?走读?干部,这几年在市区买了房,村里大事小情都推给我,我又不是主要领导,大事做不了主,村民一次两次找不着还能忍,第三次就要发牢骚。”一位村会计向记者大倒苦水。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级党委将这个村党支部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调整,这位村会计也迎来了新支书。

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量任务在农村,推动党和国家“三农”政策落地的责任主体在农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量基础性工作也在农村。村党组织、村委会涣散,作为群众主心骨的村干部“走读”现象,不可等闲视之。

村干部“走读”比例有多高?本土本村的村干部为何也“走读”?为什么不选长住在村里的村民当村干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村干部“走读”无可厚非吗?如何治理村干部“走读”,使其“不敢走”“不能走”“不想走”?前不久,记者奔赴黑龙江、福建、江西、陕西部分地区调查采访。

“走读”比例有多高

统计口径不一,各地不同程度存在,但只占少数

不同地区对村干部“走读”的界定有所不同:有的将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的现象定义为“走读”;有的将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且影响了工作的才叫“走读”。虽然各地统计口径不一致,但村干部“走读”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据陕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朱峰介绍,2014年上半年,陕西对乡村干部“走读”进行调查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村干部能够扎根农村、安心工作。陕西6.4万名村干部中,长期居住在村上的5.9万名:在市区或县城购房的5133名,租房的2D03名,白天在村上工作、晚上住在市区或者县城的3351名。存在“走读”现象的干部,多数是在距离城区较近、交通比较便利的村,多数个人在村上或村外有企业或经营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4年4月上旬,陕西千阳县开展了一次村干部“走读”情况调查:全县379名村干部中,371名村干部坚持经常住村,8名村干部有时“走读”。不过,有些村值班制度坚持不够,存在脱岗溜号现象。该县2014年第一季度晚上暗访查岗3次,共有10个村值班干部不在岗。 江西省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组织处调研员盛茵说,全省现有村“两委”干部9万余人,根据近两年来的不完全统计,村干部“走读”人数441人,“走读”形式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擅自离岗、旷工、不按规定值班等方面。

江西宁都县长胜镇人口7.1万,圩镇集中了3.5万多人。镇党委书记李学文介绍,全镇除了3个村的主要村干部住村,其余17个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均住在圩镇。 人往高处走

工作圈、生活圈向城镇转移,客观原因与主观动机并存

与县乡干部不同,村干部基本上来自本村本土,他们为什么也“走读”?

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周训国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干部不乏聪明人、能人,得风气之先,往往最先向城市流动,“人往高处走,不能简单地将?走读?归咎于村干部”。

朱峰指出,随着城镇化发展,部分村干部在城区购买了住房,工作圈、生活圈向城镇转移。而城乡交通的便捷和现代通讯的发达,又缩短了城乡之间、镇村之间的时空距离,为“走读”提供了便利条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待遇较低也是部分村干部“走读”的原因之一。江西、黑龙江等省的村主要干部每月补贴平均为1000元左右。黑龙江宾县胜利镇山后村会计叶铁民说:“指着这点钱,连人情往来都不宽绰。”除了自家地,他又承包了60多亩。为了孩子上学,他也和几十户村民一起搬到了镇上居住。

“村干部为了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能提供更多务工或经商机会的城镇成为居住、生活的首选。”盛茵认为,而对于一些有经济头脑和自己产业的村干部,居住在城镇便于协调项目、资金,有利于自身发展。其中,又有一部分是作为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回乡参选而当选为村干部的,在成为村干部前就已经在城镇居住。

黑龙江宾县居仁镇居仁村党支书刘大军就是这样,一直从事工程承包的他,为了孩子上学,2010年搬到县城。2011年作为“能人”当选为村支书。“这几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村上,承包的工程量少了许多。” “走读”是否无可厚非

党和政府在农村的“触角”不灵,影响执政的群众基础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村干部“走读”,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不可小觑。有一种观点认为,村干部把家安在城镇,符合人口梯度转移规律,无可厚非。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