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编织新星成长摇篮
——参加怀远县第五届“教坛新星”评选工作总结
日前,怀远县教育局公布了授予第五届“教坛新星”教师名单,我校教师成丹丹、钱锦、曹雅君、沈全波、唐同波、祁永喜六位教师榜上有名。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喜可贺,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校积极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编织新星成长摇篮的结果。下面结合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我校参加本届“教坛新星”评选工作总结如下:
一、搭建平台,真抓实干,在竞争中脱颖提升.
为了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本届“教坛新星”评选,我校在总结过去随便派几个教师参加,成绩不佳的教训。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真抓实干,让优秀的青年教师在竞争中脱颖提升。2014-2015学年度,我校按照县“教坛新星”评选程序要求,举行了“怀远三中首届教坛新星”评选,通过书写教案,无生上课,有生上课,做试卷等环节,稳步推进,层层选拔,最终选出了成丹丹、田扬涛、汪圆圆、姚宝、曹雅君、唐同波、沈全波、徐浩、钱锦、支立伟、祁永喜十二位教师为怀远三中首届“教坛新星”,并为他们颁发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不仅让优秀的青年教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让所有参加评选的青年教师都得到了提升。
除此之外,学校还利用优质课评选,校际交流等平台,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打造,让他们早日成为骨干,挑起大梁。近一年来,我样青年教师在各级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校际交流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他们参加县级“教坛新星”评选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团结协作,真诚帮助,在团结中彰显合力.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我校一直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只要有青年教师参加比赛,教科室就主动为参赛教师组建打磨团队,从备课到上课,悉心指导,反复打磨。我校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倍加呵护,真诚帮助,有时研讨到很晚,一个个灵感在碰撞中产生。参加本届“教坛新星”的十二位教师,从10月中旬第一轮独立备课比赛开始就给每位教师安排了相应的辅导老师,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教研组所有教师参与听课,然后通过质疑点评调整,做到把每节课都打磨成精品课。
三、教研引领,开拓视野,在交流中快速成长。
对优秀青年教师,我校不仅注重他们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且注重教研能力的发展。要求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参加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教育学会,市教科所主办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每周的集体备课不再是老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新老教师探讨交流的主阵地。教研促教学,教学促成长,使我校青年教师正在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成为我县一颗颗耀眼的教坛新星。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拓青年教师的视野,去年学校邀请了合肥地理名师来我校交流指导,今年又邀请了蚌埠二中的老师来我校开展“微课制作”讲座。学校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学习回来,要求必须写心得,谈体会,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使外出学习由被动应付,变为主动参与。
通过这次参加县第五届“教坛新星”评选,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如有些青年教师积极性不高,准备不够充分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提高,为培养更多的青年优秀教师而努力。
教坛新星评选后的总结与反思
唐同波
通过这次参加县“教坛新星”评比活动,我感处颇深,浅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感受一:
平时要加强教案的书写,多看优秀教案,并且要创新意识,在设计上要新,要有所突破。 感受二:
要多听课,如果能多听课,多汲取别人的优点,教学水平必定会迅速提高。不仅听本学科的课,也可以听其他学科优秀的课,更多听高质量的评课比听课收获更大。
感受三:
13
要注意,平时上课的不好习惯,加以改正,正如说话方面,举止方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平时就要多注意,养成训练有素,举止大方,语言得体。
感受四:
要注意上课时,一旦出现问题时,怎样能迅速解决,化险为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老师都有可能在课堂中出现教学问题,关键是怎样能巧妙化解,这当然也是教学本身的一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