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

(2)斧击痕迹

留下击面局部或边缘的作用痕迹,有时留下击面完整的痕迹。亦反映边角磨损、卷边、缺角等痕迹。

(3)棍棒打击痕迹

客体上能反映出工具接触部位的大致形状,棍棒剥离、断裂、或在现场留有残渣碎屑,条件好,承痕体上能留下棍棒生产、使用形成的花纹、毛刺、弯曲、磨损、断头等特征。

(4)砖头打击痕迹

砖头的形状、尺寸、大致硬度、残渣色泽。 (三)擦划痕迹 1.擦划痕迹概念

工具压入承痕体,并且沿着承痕面滑移破坏承痕体表面所形成的线条状痕迹。 2.擦划痕迹变化

(1)工具与客体接触面大小不同对擦痕的影响

①点接触:工具点状部位与客体接触,痕迹面很窄,特征数量少,定性定量分析困难。 ②线接触:工具线状部位(刃口、边棱)与客体表面接触,表现为面状痕迹,接触线上的凹凸点在痕迹中形成对应的凹凸线条特征,特征稳定,变化小,鉴定条件好。

③面接触:工具上的面状部位与承痕体接触。一般形成两个线条关系一致的擦划痕壁,不能用于鉴定,但可用来分析案情。

(2)作用力变化对擦痕的影响

①正压力的影响。正压力大,工具压入客体内部深,使工具接触部位较低的凸点及凹陷处都能接触客体,擦划痕迹深,线条数量多;正压力小,工具的突出部位与客体接触,凹陷部位不接触,擦痕浅,线条数量少。

②推(拉)力的影响。

推力大,工具在客体上滑移顺畅,线条稳定;推力小,易出现停顿,线条中断或停止。 (3)接触角度变化对擦痕的影响

①前角。工具前进方向的面与承痕体表面所构成的角。前角改变,引起擦痕线条数量多少或单一线条有无的变化。

②侧角。工具侧面与客体表面的夹角。其变化,使工具接触线长短改变,使擦划痕迹变宽或变窄。侧面角的改变会引起线痕面积大小与线痕数量的变化。

③偏角。工具与客体的接触线与工具前进方向所构成的夹角。偏角改变,使工具接触面凹凸点在承痕体表面位臵关系发生变化,擦划痕迹总宽度发生变化,线条数量多少发生变化,线条间距发生变化,单一线条宽窄发生变化。

(四)剪切痕迹

1.剪切痕迹概念及特点 (1)概念

作案人利用钳剪类工具拖行剪切作用,破坏承痕体时形成的痕迹。 (2)剪切痕迹特点

钳、剪在剪切时,上刃和下刃咬合状态,使承痕体同时受相对方向的压力作用使其分离,形成两个断头,每个断头都有两个斜面。断头下面上的线条、凹凸点、分离痕迹反映剪切工具刃口特征。

2.常见的剪切工具及痕迹 (1)钢丝钳剪切痕迹的特征

断头形状、断头峰角、断头斜坡部位反映加工工具花纹的种类、方向,纵向凹凸线条状特征,粗大明显的斜向、横向竖向印痕,断头立顶部位凸凹坑丘特征,断头斜坡上痕止缘的

31

凸凹形状。

(2)剪刀剪切痕特征

断头的两坡面不对称,有豁口、卷刃时,在纸张、纺织品的痕迹断面上,剪痕边缘不整齐或纺织品撕拉特征。

(五)刺切痕迹 1.刺切痕迹概念

作案人用刀、斧、凿等工具,采取刺、切、砍、劈,铲等方式破坏客体时所形成的痕迹。 2.刺切痕迹的特点

(1)承痕体的一部分刺切被分离,刺切痕迹明显,有痕起缘和痕迹面,而无痕止缘,痕迹面呈斜坡状,末端较长,有工具的豁口、卷刃形成的线条痕。

(2)客体被刺形成贯通刺切痕迹,其痕止缘向外翻卷,刺切工具的特征在痕起缘和痕壁上得到反映。

(3)作贯通刺切痕迹,有完整的痕起缘、痕止缘、痕壁和痕底,从痕止缘的痕底反映出刺切工具刃部豁口和卷刃特征,痕壁亦可以反映出刃部特征。

3.常见的刺切工具及其痕迹

(1)菜刀和斧头形成的刺切痕迹:在痕起缘处反映工具豁口、卷刃特征:痕壁上能反映明显的特征,能反映出刃角的形状、厚度和角度。

(2)匕首和刺刀刺切痕迹

钝角处出现表皮擦伤或皮下出血。创壁粗糙,有擦蹭伤痕;锐角尖细,创壁光滑整齐 (3)凿子刺切痕迹

在木质客体上,形成方形痕,连续向深入凿,可形成梯形痕迹。

(4)锹、铲类工具痕迹。反映工具头部的形状、大小、刃口的形状和缺口、凹凸点等特征

(六)割削痕迹 割削痕迹概念

作案人用锯、锉、钻之类的工具以切削方式破坏承痕体所形成的痕迹。 第三节 工具痕迹的寻找、提取 (一)寻找工具痕迹 1.出入口处找 2.现场中心找

(二)提取工具痕迹 1.拍照提取。 2.提取原物。 3.制模提取。

4.提取工具痕迹附着物的方法

吸引法、敲击法、剥离法、沾取法。 第四节 工具痕迹的分析 (一)确定工具痕迹 1.区分动物形成的痕迹。 2.区分自然现象形成的痕迹。 3.区分案前形成的痕迹。 4.区分案前形成的痕迹。 5.区分案后形成的痕迹。

6.区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痕迹

32

(二)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 1.工具痕迹的一致。 2.手段与习惯一致。 (三)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1.分析作案人的职业特点。 2.分析作案人的人身特点。

(四)利用工具痕迹分析伪造现场 1.先与后的矛盾。 2.轻与重的矛盾。 3.有与无的矛盾。 4.里与外的矛盾。 5.大与小的矛盾。 6.新与旧的矛盾。 第五节工具痕迹的鉴定 (一)预备检验 (二)检验现场痕迹

1.发现提取工具痕迹中的附着物。 2.区分痕迹的种类。 3.寻找确定比对特征

(1)凹陷状工具痕迹特征在痕止缘和痕迹底部留下的特征较为清晰完整,是寻找特征的重点部位。

(2)线条状工具痕迹特征在痕起缘和痕迹面上的特征较为稳定和可靠,以粗大、连贯的凹凸线条质量高。

针对工具痕迹的特点,用放大观察和配光观察发现工具痕迹中的细微特征。用体视显微镜由低倍到高倍进行观察,应灵活调整配光的距离、亮度和角度。

(三)检验嫌疑工具

1.寻找嫌疑工具上有无与现场痕迹相关的附着物。 2.研究工具是否具备形成现场工具痕迹的条件。 (四)制作实验样本 (五)比较检验 1.特征对照法。 2.特征重叠法。 3.线条接合法。

4.线痕计算机识别法。

(六)综合评断,得出鉴定结论。 (七)制作工具痕迹鉴定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考核知识点 1.工具痕迹概念。

2.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成及特征反映。 3.工具痕迹的寻找、提取与记录。 4.工具痕迹的分析。 5.工具痕迹的鉴定。 (二)考核目标

33

第一,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工具痕迹概念。 (2)工具痕迹特点。

(3)形成工具痕迹三因素。 (4)切划接触概念。 (5)印压接触概念。

(6)工具痕迹的分类方法。

(7)工具作用方式形成的痕迹类型。 (8)提取工具痕迹的方法。 (9)工具痕迹分析的内容。 2.理解

(1)工具痕迹的多变性。 (2)工具痕迹形成机理。 (3)一般工具。

(4)工具的特定特征。

(5)作用力大小、方向、角度与痕迹关系。(6)线条状痕迹概念。 (7)凹陷状痕迹概念。 (8)撬压痕迹概念。 (9)擦划痕迹概念。 (10)打击痕迹概念。

(11)螺丝钉撬压痕迹特征。 (12)钢丝钳撬压痕迹特征。 (13)铁锤打击痕迹特征。 (14)前角概念。 (15)偏角概念。

(16)钢丝钳剪切痕迹特征。

(17)菜刀、斧头、刺切痕迹特征。 (18)提取工具痕迹的方法。 3.应用

(1)拍照提取法。 (2)提取原物。 (3)制模提取法。 (4)微量物证提取法。 (5)分析打击工具的方法。 (6)分析擦划工具的方法。 第二、次重点考核目标 1.识记

(1)专业工具概念。

(2)工具与承痕体的接触关系。 (3)剪切痕迹概念。 (4)刺切痕迹概念。 (5)侧角概念。

34

(6)确定工具痕迹。 (7)寻找确定比对特征。 2.理解

(1)专业工具概念。

(2)工具与承痕体的接触过程。 (3)线条状痕迹的三部分。 (4)凹陷状痕迹的四部分。

(5)线条状痕迹与工具的对应关系。 (6)剪刀撬压痕迹。 (7)打击痕迹特点。 (8)棍棒打击痕迹特征。 (9)钢丝鉗剪切痕迹特征。 (10)剪刀剪切痕迹特征。 (11)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3.应用

(1)痕止缘、痕迹底部找特征法。 (2)痕起缘、痕迹面上找特征法。

(3)区分钢丝钳与断线钳形成的痕迹方法。 (4)分析刺切痕迹的方法. 第三、 一般考核目标 1.识记

(1)自制工具概念。 (2)代用工具概念。 (3)工具撬压方式。 (4)打击痕迹类型。 (5)割削痕迹概念。

(6)分析伪造现场的方法。 2.理解

(1)工具痕迹多发性。 (2)代用工具概念。 (3)常见的撬压方式。 (4)垂直打击痕迹。 (5)倾斜打击痕迹。 (6)凿子撬压痕迹特征。 (7)砖头打击痕迹特征。 (8)刺切痕迹特点。

(9)匕首和刺刀刺切的痕迹。 (10)锹铲类工具的痕迹。 (11)分析伪造现场。 3.应用

(1)串并案的方法。

(2)区分钢丝钳与家用剪形成的痕迹的方法。(3)分析锉的种类的方法。

第五章 枪弹痕迹检验

3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