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简答题汇总

1.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 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 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9. 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0.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劳动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11.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段性依然存在。在近代西方国家,教育的世俗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宗教教育和阶级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2.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发展学前教育,实施早期教育、超常教育和英才教育;

(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目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13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年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13.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14.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5.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6.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7.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18.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19. 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 (2)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0.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3)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21. 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 (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2.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搞“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遵循长善救失原则;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23. 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4.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