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轻负优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轻负优质教育”实施方案

“轻负优质教育”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改进质量策略、提高质量效益、提升质量水平,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决定从2019学年起全面推进“轻负优质教育”。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明确“轻负优质教育”要求

(一)轻负与优质关系问题。优质与轻负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实施“轻负优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优质为目标和前提,为优质而轻负,以优质促轻负。

(二)优质要求。优质由六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学科学业发展水平高,达到了相应的质量目标要求或质量增幅要求;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形成水平高;三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高,品行优良、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四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高;五是学校管理不断涌现新经验、新举措,发展性评价增量明显或持续处于高位状态;六是社会评价满意度高。 (三)轻负要求。轻负由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按国家要求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在校时间符合规定要求;二是学生的显性课业负担得到有效控制,课后作业量适度;三是学生的隐性学习负担得到合理调适,学习失败体验渐减,心理压抑感受渐弱。 三、实施的主攻方向:

根据市教育局确定的十大“轻负优质教育”攻坚主题,联系我校实际,经研究,确定我校实施“轻负优质教育”的主攻方向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加强有效教学管理。 四、推进“轻负优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1、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第1页 共3页

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足、开齐、上好每一门学科。不增减课程,不增减课时。开足开好音、体、美等课程。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均衡安排每天在校的作息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2、制定比较系统的可操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包括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辅优补差常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轻负优质教育”的实施。

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把这做为实施“轻负优质教育”的重点措施予以落实。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倡导良好的师德师风,自觉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08学年安排一月一次的教师政治或师德学习。第二学期安排开展第三届师德建设月活动。二是开展业务学习“五个一活动”:一周一次的分散理论学习,一月一次的教育随笔撰写,隔月一次的集中教学业务学习,一学年一次的教学论坛,每学期向每位教师推荐一本教育专著进行学习。三是开展教学技能“五课活动”:中老年教师传经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优质课,新教师汇报课,外出学习教师交流课。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教师进一步将教研、科研的重心转移到研究学生、研究课程体系和教材教法、研究课堂上来,着力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

4、扎扎实实地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实现“轻负优质教育” 严把教学常规“四个关”,一是备课关:教导处在检查中要由注重备课数量转变为备课质量。二是课堂教学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作业布置批改关:作业布置要适度、适宜,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批改要认真及时。四是辅导关:坚持前30%-70%学生和后2019生重点辅导策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

第2页 共3页

学科优秀率和合格率。 5、继续完善质量监控措施

做到一节课有质量监控,一个章节有质量监控,一个阶段有质量监控,校长室、教导处经常随堂听课,进行教学调研,经常深入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情况,了解教学动态,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第一手鲜活的材料。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学质量抽测,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应对措施。 6、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开展读书节主题活动,创设亲子阅读、同伴阅读、师生共读等载体,开展阅读积极分子、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评比等活动,着力构建学校阅读文化,不断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崇尚阅读的热情。

7、对全体教师实施“轻负优质教育”情况进行监测

采取学生座谈、资料分析、常规检查等手段对教师落实“轻负优质教育”各项措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监测,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以推动“轻负优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第3页 共3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