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复习题(超牛)

6.5.3对一个具有符号集B=(b1,b2)={0,1}的二元信源,设信源产生2个符号的概率分别为P(b1)=1/5和P(b2)=4/5,如对二进制数1001进行算术编码,其结果用十进制数表示为(C) A、0.26 B、0.24 C、0.22 D、0.20

6.7.1在无损预测编码中(B) A、仅需对预测器的输出进行编码 B、仅需对预测误差进行编码 C、仅需对预测系数进行编码

D、仅需对预测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编码 提示:参见无损预测编码的流程图

6.7.2 采用一阶的1-D线性预测编码方法进行无损预测编码,(C) A、编码系统的输出就是符号编码器的输出

B、其数据压缩率是预测器输入和符号编码器输出的比 C、每次进行预测只需考虑前一个像素

D、如果输入序列值是单增的,则编码结果值也是单增的。

提示:无损预测编码系统的预测模型系数也是系统的输出。符号编码器是对预测误差,即输入序列和预测器输出舍入得到的整数的差进行编码。

6.8.1 无损预测编码系统和有损预测编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B) A、无损预测编码系统比有损预测编码系统多出量化器部分 B、有损预测编码系统比无损预测编码系统多出量化器部分 C、无损预测编码系统比有损预测编码系统多出反馈部分 D、有损预测编码系统比无损预测编码系统多出反馈部分

提示:对比无损预测编码系统和有损预测编码系统的流程图。

第七章

7.1.2 以下分割方法中属于区域算法的是:(AD)

A、分裂合并 B、哈夫变换 C、边缘检测 D、阈值分割

[提示]区域算法利用像素的相似性。哈夫变换常在边缘检测的基础上进行。

7.1.3 图像分割中的并行边界技术和串行区域技术分别利用的是:(C) A、不连续性和变化性 B、连续性和相似性 C、不连续性和相似性 D、连续性和变化性

[提示]这些性质与并行或串行无关。

7.2.1 梯度算子:(AD) A、可以检测阶梯状边缘

11

B、可以消除随机噪声 C、总产生双像素宽边缘 D、总需要两个模板

[提示]考虑梯度算子的功能和组成特点。 1 1 7.2.2用梯度算子对图7.2.2中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所得的

2 3 结果是(假设范数为1):(C)

2 1 A、2 B、3 C、4 D、5

[提示]将两个模板分别覆盖在图像上计算。 图7.2.2

7.2.3拉普拉斯算子:(BC)

A、是一阶微分算子 B、是二阶微分算子 C、包括一个模板 D、包括两个模板 [提示]考虑拉普拉斯算子的构成特点。

7.2.4 拉普拉斯算子主要用于:(C) A、直接检测图像边缘

B、与罗伯特算子结合后检测图像边缘

C、已知边缘像素后确定该像素在图像的明区或暗区 D、检测图像中梯度的方向

[提示]考虑拉普拉斯算子的功能。

7.3.2 在边界跟踪中:(D)

A、为了消除噪声的影响,需要进行取阈值操作

B、如果搜索在8-邻域中进行,得到的边界所包围的区域是8-连通的 C、边界的光滑性取决于像素梯度的大小 D、可以利用图搜索的方法

[提示] 一般噪声点的尺寸与目标有区别,但其灰度值范围可很大

7.5.1利用直方图取单阈值方法进行图像分割时:(B) A、图像中应仅有一个目标 B、图像直方图应有两个峰 C、图像中目标和背景应一样大 D、图像中目标灰度应比背景大 [提示]考虑此时应符合的图像模型

7.5.3 噪声对利用直方图取阈值分割算法的影响源于:(ACD) A、噪声会使得直方图不平衡 B、噪声会减小直方图的峰间距离 C、噪声会填满直方图的谷

D、噪声会使得直方图产生新的峰

[提示]噪声会使某些像素的灰度值增大或减小

1 1 3

12

第八章

8.1.5 在4-方向链码的一阶差分码中,哪个码不会出现?(C) A、0 B、1 C、2 D、3

[提示]注意方向链码0和2以及方向链码1和3不会相连

8.4.3二叉树:(A)

A、是四叉树的一种特例 B、其表达中的结点分两类

C、每个结点对应具有相同特性的像素组成的长方阵

D、其表达图像所需的结点数总比四叉树所需的结点数少 [提示]考虑二叉树的定义

第十章

10.1.1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C) A 视觉过程中的光学过程影响对亮度的感知 B视觉过程中的光学过程影响对颜色的感知 C视觉过程中的神经处理过程与亮度知觉有关 D亮度知觉仅与场景亮度有关

10.1.3马赫带效应(C) A可以用同时对比度解析

B取决于人的视觉系统的亮度适应级\\ C与同时对比度表明同一个事实

D 表明条带上实际的亮度分布会受到主管亮度曲线的影响

10.2.3 下面关于色度图的那些说法是正确的?(BD) A色度图表明任何可见的颜色都可由3基色组合而成 B色度图中任何可见的颜色都占据确定的位置 C色度图中边界上点的亮度比中心点的亮度低 D色度图仲纯度为零的点对应饱和度最小的点

10.2.4 考虑图题10.2.4(色度图)里有标号的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为:(AC) A点1和点2在可见色区域中,点3在不可见色区域中 B点2在可见色区域中,点1和点3在不可见色区域中

C点1在可见色区域中,点2在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色区域中,点3在不可见色区域中

D点1和点2在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色区域中,点3在不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的色区域中

13

提示:色度图的横纵坐标轴分别是r和g系数,舌行图中是可见色域,三角形以三基色坐标点为顶点。

10.4.1 HIS模型适宜用于图像增强的原因有:(AB) A 用该模型时可将亮度分量与色度分量分开进行增强 B用该模型时可就将色调分量与饱和度分量分开进行增强 C用该模型时可保持原图的色调不变

D用该模型时可以增加图中的可视细节亮度

10.4.3 伪彩色处理和假彩色处理是两种不同的色彩增强处理方法,说出下面属于伪彩色增强的处理?(C)

A将景象中的蓝天边为红色,绿草变为蓝色 B用自然色复制多光谱的景象

C将灰度图经频域高通/低通后的信号分别送入红/蓝颜色显示控制通道 D将红、绿、蓝彩色信号分别送入蓝、红、绿颜色显示控制通道

10.5.1 真彩色图像增强的输出可看做(BCD) A灰度图像 B矢量图像 C伪彩色图像 D真彩色图像

10.5.2 对一幅彩色图像,下列操作既可对其属性矢量进行,也可对各个属性分量分别进行后再合起来。(AC) A领域平均 B中值滤波

14

C线性锐化滤波 D非线性锐化滤波

10.5.3 在单变量变换增强中,最容易让人感到图像内容发生变化的是(C) A亮度增强觉 B饱和度增强 C色调增强

D不一定哪种增强

10.6.1 下面哪个彩色空间最接近人视觉系统的特点(D) A RGB空间 B CMY空间 C I1I2I3空间 D HIS空间

10.6.3 在书中介绍的对彩色图像不同分量进行的序列分割中(B) A按H值进行分割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B按S值进行分割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C按I值进行分割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D最后得到的结果总是一幅二值图

《数字图像处理》试卷答案(2009级)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灰度直方图:灰度直方图(histogram)是灰度级的函数,它表示图象中具有每种灰度级的象素的个数,反映图象中每种灰度出现的频率。它是多种空间域处理技术的基础。直方图操作能够有效用于图像增强;提供有用的图像统计资料,其在软件中易于计算,适用于商用硬件设备。 灰度直方图性质:1)表征了图像的一维信息。只反映图像中像素不同灰度值出现的次数(或频数)而未反映像素所在位置。2)与图像之间的关系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一幅图像唯一确定出与之对应的直方图,但不同图像可能有相同的直方图。3)子图直方图之和为整图的直方图。

2. 线性移不变系统:一个系统,如果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则称为线性系统,用数学语言可作如下描述:

对于

]+bT[

]=a

+b

(2.15)

若T[a+b]=aT[则系统T[·]是线性的。

这里,、分别是系统输入,、分别是系统输出。T[·]表示系统变换,描述了输入输出序列关系,反映出系统特征。对T[·]加上不同的约束条件,可定义不同的系统。

一个系统,如果系统特征T[·]不受输入序列移位(序列到来的早晚)的影响,则系统称为移不变系统。由于很多情况下序号对应于时间的顺序,这时也把“移不变”说成是“时不变”。用数学式表示:

对于y(n)= T[x(n)] 若y(n-)=T[x(n-)] (2.16) 则系统是移不变的。

既满足线性,又满足移不变条件的系统是线性移不变系统。这是一种最常用、也最容易理论分析的系统。这里约定:此后如不加说明,所说的系统均指线性移不变/时不变系统,简称LSI/LTI

1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