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口试对汉语口语课堂的教学启示

新HSK口试对汉语口语课堂的教学启示

摘 要:新HSK考试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的口试。口试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新HSK口试能对学生的汉语口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也是检测口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新HSK口语测试的形式、内容及评分标准方面分析说明口语测试与日常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相关性,提出一些针对口语测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HSK考试 口语测试 口语教学 国家汉办于2009正式推出新汉语水平考试,简称新HSK。原HSK考试中,只有HSK(高等)包含口试。在新HSK考试中,为了面向不同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扩大汉语口试的覆盖面,便于不同汉语水平的考生参加考试检测汉语口语能力,新HSK口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新HSK的口试仍然是独立的与笔试分离,这样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汉语口语表达的实际情况,自由报考不同等级的口试。 一、新HSK口试的形式、内容及评分标准

《新HSK口试大纲》要求参加口试(初级)的考生,能听懂并用汉语口头表达较为熟悉的日常话题,满足基本交际需求,掌握200个左右的词汇量。口试(中级) 考生的

水平达到听懂并用汉语较为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口头交流,词汇量达到约900。口试(高级)要求考生,可以听懂并用汉语流利地口头表达自己的见解。掌握约3000个常用词语。新HSK口试采用“听说结合”“听读结合”的模式 ,试卷是书面的形式,口试的过程,口试的答案是需要录音的半直接式口试系统。

新HSK初、中、高级口试都为三个部分。测试内容和题目的难易度不同,每个题型的测试时间,以及口试的总时长分别也不同。《新HSK口试评分书明》对听后重复、听后回答、听后复述、朗读、看图说话和回答问题这六种题型,评分标准都做了简要的说明。如听后重复这一题型,HSK(初级)第1-15题、HSK(中级)第1-10题 ,评分的规定为:“高:考生能准确地重复听到的句子。中:考生不能完整地重复听到的句子。低:考生重复内容与播放的句子相关性很差。”对表达的准确性做了细致的说明,评分有具体尺度。所以针对初、中、高级的口语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自然能与实际课堂的能力训练相结合。

二、新HSK口试与对外汉语口语课堂的教学 新HSK口试作为测量考生汉语语言能力运用的工具和有效方法,既能为口语课堂的听说训练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又能影响课堂,比如在留学生准备口语考试前开展针对性的内容强化训练。因此在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在基

于不同阶段留学生的口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将初级,中级,高级的口试与对应的汉语初级,中级,高级班的口语课教学相结合,口语测试会对“教”与“学”反拨,促进教学。

三、新HSK口试对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比于原HSK,在高等级阶段才有的口语测试,新HSK口试能覆盖更多的考生。留学生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口语听说能力,要经过认知―模仿―记忆―练习―运用。针对口试题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做相应的教学结合。

1.初级阶段加强听说模仿训练,夯实学生汉语语音基础。在新HSK口语初级考试中,测试考生语音水平的比重较大。所以在初级班的口语课堂上,应该给留学生较多的时间听音模仿跟读。无论学习老师的发音还是磁带的跟读,或者是堂上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找发音较好的留学生进行领读、发言表演都必须有大量的练习。听是本能是语言学习的开始,说的能力源于“多听”,结合有效的模仿,让留学生慢慢地形成习惯说汉语的表达。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朗读练习,表演对话,结合留学生的发音偏误做有针对性的纠正,在语流当中学习并纠正发音的问题。对薄弱的语调教学和考生初级阶段表达的流利性做强化,加大课上练习量以及课后的作业练习,针对初级口试做基础巩固。 2.中级阶段重视系统的汉语口语训练,重视语言能力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