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a)rn——单个或全部可循环材料的总重量;

b)wn——每种材料的总重量(根据考虑范围不同,取值不同); c)n——材料种类。

考核依据:(1)用表格列出所使用的每种材料的总重量、每种可循环材料的总重量,可循环材料的使用途径及在材料中的含量。(2)采用哪种选项进行本项得分的计算,详细的计算过程及结果。(3)经过设计人员认可的有关可循环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文件的副本,说明行业规范推荐的掺加范围。如没有相应的规范,说明该材料掺加量确定方法及可行性。(4)所依据的试验文件(特别是没有相应规范说明可以掺加的可循环材料),如配合比设计方法、设备配备记录、材料生产加工商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表明实际的可循环材料含量。

8、可再生能源应用率

指标定义: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使用比例。

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应用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数量/总设备数量。

考核依据:(1)使用的可再生能源的类型。(2)相关设备、设施的总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设备数量以及设计资料。(3)相比传统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节能情况说明。

9、公路节能照明技术使用率

指标定义:在隧道或者公共服务区使用,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规定的道路照明系统专项设计方案或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的使用

比例。

计算方法:公路节能照明技术使用率=节能照明灯具数量/总灯具数量。

考核依据:由主要设计人员签署的照明设计方案及照明系统节能方案。照明系统节能方案应具体说明以下问题:

(1)采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及具体设备。 (2)能源消耗降低的比率及计算方法。 10、低碳运营指示系统应用

指标定义:实现远程在线统计各种能源消耗数据,将能源消耗直接核算成为标准煤,反映绿色低碳公路成果的低碳运行指示系统的应用情况。

考核依据:公路低碳运营指示系统设计资料。组成材料购买、安装与调试证明材料。

11、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系统应用

指标定义: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动态检测过往车辆的车长、轴重信息,提前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超限预判和分拣,以减少对超限车辆的二次检测工作系统的应用情况。

考核依据:车辆超限超载不停车预检管理系统设计资料。组成材料购买、安装与调试证明材料。

12、隧道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应用

指标定义:满足《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而进行专门的通风系统设计以降低能耗的系统应用情况。

考核依据:由主要设计人员签署的通风设计方案及降低通风系统能源消耗的方案。节能通风方案应具体说明以下问题:

(1)采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及具体设备。 (2)能源消耗降低的比率及计算方法。 13、ETC覆盖率

指标定义:不停车自动收费的电子收费系统(ETC)的使用比例。 计算方法:ETC覆盖率=设置ETC通道的站点总数量/收费站点总数量。

考核依据:完整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竣工验收资料。ETC系统工程实体照片。

14、施工期集中供电措施应用

指标定义:主要施工区集中供电措施的应用情况。

主要施工工区的集中供电措施通常指,建设10kv以上变电设施,代替传统的施工区柴油发电。针对电网现状,需对变电站进行增容,同时新建施工变电站,以解决电压不稳定、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

考核依据:施工区主要耗电设备的使用证明材料。如用电发票、租赁合同等;施工区新增变压器、电缆发票等。

15、公路沿线设施绿色建筑建设

指标定义:沿线建筑设计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建筑建设情况。

考核依据:完整的服务区设计资料以及服务区的绿色建筑等级评

价资料。重点节能部位的实体照片。

16、施工机械低碳技术改造

指标定义:施工中大型机械的低碳技术改造情况,例如项目中的沥青拌和楼采用液化天然气(LNG)或压缩天然气(CNG)代替燃料油作为燃料。

考核依据:相关技术措施、材料、设备的证明材料。如发票、设备租赁与改造合同等。

17、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及工作机制建设

指标定义: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公路实施的项目组织机构,为实现项目总体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建立省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项目部三级试点工作联系机制。

考核依据:建立项目组织结构的文件,包括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主要参加人员等。

18、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建设

指标定义:建立一套低碳公路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 考核依据:相关制度文件、汇报资料、评估报告等。 19、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指标定义:建立一套低碳公路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制度。 考核依据:相关节能减排考核制度、统计制度、数据采集系统及实施记录。

20、节能减排宣传培训

指标定义:为项目开展的节能减排宣传和相关培训工作情况。宣

传是指通过报刊、网站、电视等媒体以及开展“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宣传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路节能减排技术及管理措施等。培训是指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的节能减排知识培训以及经验交流会等。

考核依据:查阅相关单位开展的节能减排相关宣传及培训活动的通知、活动记录(包括文字记录、照片及录像等)及总结等材料;现场检查项目宣传栏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