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公开课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

《项羽之死》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 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的观点。

4、结合写作指导,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 3、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4、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实际写作。 教学难点:

1、品味散文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第一节 一、导入:

大家对时下的流行歌曲很熟悉,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首老 歌——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词曲是项羽。 我相信大家对项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高一时我们学了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了能让大家对项羽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项羽的一篇文章《项羽之死》。

二、相关知识介绍。 1、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

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司马迁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这为他后来编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是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后来继承其父太史令之职。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 也省称太史公。因为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 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

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 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 多万字。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 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记叙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使得他们传名于后世。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时代、年、月写成简历 的大事记。

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 相近之处。

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 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3、史书体例介绍:

A、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B、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C、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D、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E、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F、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等。而《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历史中的项羽: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

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史上最强武将!号西楚霸王。楚亡后,项氏一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项羽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项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大怒!项羽说: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我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项羽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项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

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杀刺秦朝的太守了殷通,而这场战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三、串讲第一、二段。

1、指定学生诵读这两段,疏通生字新词。 2、学生参看注解疏通文意。

3、检验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4、教师强调重要文言知识。 5、学生自我梳理消化。 第二节

一、复习《史记》有关知识。

二、复习一、二段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三、串讲三、四自然段。

1、指定学生诵读这两段,疏通生字新词。 2、学生参看注解疏通文意。

3、检验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4、教师强调重要文言知识。

5、学生自我梳理消化。 卒买鱼烹食 吾为若德

卒 鲁肃闻刘表卒

若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然今卒困于此 五万兵难卒合 平明,汉军乃觉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乃 至东城,乃又二十八骑 被 闻妻言,如被冰霜 家祭无忘告乃翁 将军身被坚执锐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忠而被谤 为诸君溃围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赤泉侯为骑将 以故汉追及之 为 我何渡为

以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至,无以渡 吾为若德

不忍杀之,以赐公 第三节

一、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 二、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我们刻画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 要地点有哪些? 垓下 东城 乌江

2、请同学概括这些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垓下之围 被困东城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

3、所以根据主要事件的地点不同,全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垓下之围

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 东城快战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

三、研习课文。 1、研习第一段。 A、学生诵读该段。

B、垓下之围这部分中包含了哪几个连续事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