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问题及答案集锦

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答辩

1风荷载计算需考虑哪些因素? 高度、体型、地区 2框架内力分析中

分层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梁上荷载仅在该梁上及与其相连的上下层柱产生内力 在其他层梁上及柱上产生的内力可忽略不计;

(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可以忽略不计.

3规程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做出了限值?其目的是什么?如果高层建筑结构的层间水平位移太小 是否合适 为什么? 1<=/800

防止过大导致建筑物倒塌

太小:说明结构的整体刚度太大 加大了地震作用效应 而且也不经济

4风荷载计算中

分整体风荷载计算和局部风荷载计算 其目的是什么?

整体风荷载是指整个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 由整体承担

而局部风荷载是局部面积建筑所受到的风荷载 由局部承担

它们计算时所用风荷载体型系数不同

5抗震设计时

为什么要进行0.2V0的调整?怎样调整? 为发挥框架抵抗水平力的作用

总框架承受的最大层剪力宜在0.2~0.4Vo之间 对总框架剪力Vf <0.2 V0的楼层 Vf 取0.2 V0和1.5 Vf max中的较小值

6什么是反弯点?

就是弯矩图中负弯矩和正弯矩相交的地方 这个点的弯矩为0

这个点的左右都有弯矩 一边大于0 一边小于0 7总体信息中

周期折减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不考虑填充墙的刚度 实际刚度会大点 所以要折减

8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为什么要限制结构的层间位移和顶点位移? 控制顶点测移是考虑人体舒适度的要求; 控制层间位移

是考虑建筑结构的抗震规则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9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总连梁的内力计算和各片墙、各榀框架

各根连梁的内力计算

11在刚结计算体系中

什么是总框架的广义剪力?如何计算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矩? 总框架的广义剪力等于总框架的总剪力加上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

Cb为连梁的平均约束弯距的等效剪切刚度 Cf为总框架抗推刚度

12用公式(6-2)-(6-4)算出的剪力在什么体系中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但在什么体系中就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

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这两个体系中总弯矩是否相同? 铰接计算体系

刚度体系中的不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

而是总剪力墙的总剪力与总连梁分布约束弯矩的代数和

不同 刚度特征值λ

13在刚结体系内力计算中

λ应该用考虑什么折减后的计算值

刚度折减

折减系数不小于0.5

14什么时候调整Vf?怎样调整Vf? 对总框架剪力Vf <0.2 V0的楼层 Vf 取0.2 V0和1.5 Vf max中的较小值

15如何计算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如何计算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各根连梁的第i个刚结端的分布约束弯矩可由总连梁的分布约束弯距按下式求出:式(6-12)

连梁第i个刚结端的约束弯矩

可由连梁杆端分布弯距与层高相乘得到

式(6-13) 16不同

如何计算这两个不同的弯矩?

剪力墙轴线处约束弯矩M12 式(6-13) 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 式(6-14)

17在求出总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矩、剪力)后 如何求各片剪力墙在各楼层处的内力(弯距 剪力)?

不管是铰接体系还是刚接体系

均应按照各片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进行再分配

18在求出MWij VWij后

对于整截面剪力墙和小开口整体剪力墙 还应怎样考虑连梁?P46

对第i片剪力墙在第j层楼盖上、下方的剪力墙截面弯距分别加上或减去剪力墙墙边处连梁杆端弯矩的一半

19对于联肢剪力墙 求出MWij VWij后

还需进一步求出什么?P47

根据墙顶和墙底的弯距和剪力等效的原则 求得其\相当荷载\

据此求出联肢墙的每个墙肢和连梁的内力

20 D值法又称改进的反弯点法

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如何用D值法计算各榀框架的内力?P47

D值法中:反弯点高度取决于荷载形式、梁柱刚度比、建筑物总层数和柱所在的楼层号

按照各柱的D值进行分配可以得到各柱在各楼层处剪力(通常是近似该柱上下端两层楼板标高处剪力的平均值作为该柱该层的剪力) 然后确定出普通框架柱和壁式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 便可以计算柱端弯距

再根据结点平衡条件可求出梁端弯距 进而求出框架梁的剪力和柱的轴力

21 在D值法中如何确定反弯点位置?y0 y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