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授课章节 (2H)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方法 教学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 第一章 初识计算机 第二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017 ——2018 学年度 下 学期 第 1 周 第1次课 讲授、演示 教具/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及学习方法。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复习提问 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结构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对计算机知识有哪些了解? 本次课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检查签字

P11习题三;P29习题四 检查日期 1

教 学 内 容 注意点 配时 5’ 5’ 10’ 10’ 导入:同学们,计算机已经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家对计算机也师生互动,引都非常熟悉了,但你能够给计算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吗? 导学生给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存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计算机定义 第一章 初识计算机 一、计算机概述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注意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机,名字是:ENIAC。 的时间与名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时代: 字 阶段 年份 物理器件 软件特征 应用范围 机器语 第一代 46-57 电子管 言、汇编科学计算 注意计算机语言 发展各时代科学计算、数的电子与元第二代 58-64 晶体管 高级语言 据处理、工业件 控制 科学计算、数 小规模集据处理、工业 第三代 65-70 操作系统 成电路 控制、文字处 理、图形处理 大规模集数据库网 第四代 70至今 各个领域 成电路 络等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注意人工智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能的应用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办公自计算机发展动化系统、人工智能 的新趋势 二、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 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1、 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组成: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 设备五部分组成。 2

教 学 内 容 注意点 配时 1) 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教学计划安 2) 存储器 排与要求 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程序。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15’ 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它们的特点和缺点 重点掌握冯 存储器的有关术语简述如下: 诺依曼结构 位(Bit):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 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为了便于衡量存储 器的大小,统一以字节(Byte简写为B)为单位。字节是计算机中 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地址:整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 存放8位二进制(字节编址)。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程序 代码。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的内容,每个单元必须有唯一的 编号(称为地址)来标识。 读操作(Read):按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不破坏原有的 内容,称为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 10’ 写操作(Write):把信息写入存储器,原来的内容被覆盖,称 为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 主频 主频是衡量CPU运行速度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系统时钟 脉冲发生器输出周期性脉冲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目 前的奔腾Ⅵ微处理器的主频已高达1.5GHz、2.2GHz。 字长 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如64位微 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常用的有16位、32位、 64位微处理器。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 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 5’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 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音箱等。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