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译文 - 图文

39、意志和品质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释】

(1)为山:堆积土山。(2)篑:音kuì,土筐。(3)平地:填平洼地。(4)覆:倾倒。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注释】

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3.夺:改变,换。4.志:(某人的)志气。

【译文】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 【注释】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1) 雕:同“凋”,凋零。(2)然后:就。 然,这样. 后,之后.

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40、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

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释义】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向孔子问什么是孝顺。孔子说:“对于父母来说,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

【释义】子游(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就对他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孝,最主要的就是能够赡养父母。我们知道狗或马都知道这个养,人若是不孝顺父母的话,那不就和它们(一般动物)没有区别了吗?”

子夏;孔子的学生。色:和颜悦色。难(nan二声):不容易。弟子:年轻人。 服:做,操持。劳,劳作之事。先生:长者。馔(zhuan四声):食用。 曾(zeng一声)是以为孝乎:曾,副词,相承,就,一说难道。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长期在长者面前保持和颜悦色是很困难的。长者有事,年轻人替他们劳动;有美酒好食时,让长者享用,就这些能以为是孝吗?”

第十组 小故事里的大智慧

41、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42、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谓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3、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翻译

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装饰,用翡翠连缀。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44、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45、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翻译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奏。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对此感到很高兴,用数百人的粮食来供养他。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喜欢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处士听后便逃走了。[3]

第十一组 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孩子

46、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翻译

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啊!山峰耸入云端,溪流清澈见底。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薄雾将要消散,猿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