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隋博文,王景敏

来源:《物流科技》2010年第12期

摘要: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策选择的基础优势、近期目标,提出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作用、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产业和企业、建立健全物流协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培养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等意见建议。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物流;现状;优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rough the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region, and the base advantage and short-term goal of the countermeasures choice, puts forward the opinion and suggestion such as playing the regula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 cultivatio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third-party, developping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establishing logistics association,construction logistics base infra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cultivating logistics professionals and so on.

Key words: Beibu Gulf Economic region; logistics; situation; advantage; countermeasures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辖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行政区域及玉林、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空间流转集中系数最高、经济综合优势最强、发展主导作用最大的“特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经济腹地一起,立足北部湾经济区要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一极和广西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前提背景,在现代物流的支撑下,共同构成开放性的经济循环系统,依托物资、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多种形式的“对流”,在该系统中发挥强大的聚集与扩散功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跨越发展。 1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加大、“以港兴区”战略的扎实推进以及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园区的投入运营,物流市场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2010年上半年,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GDP)1 287.59亿元,按GDP增速15%以及“十一五”以来全国平均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系数1.8~2.0计算,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需求将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到4 982亿元和5 536亿元之间。2007~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货运总量增速较快,年均增长9.0%(详见表1)。但目前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体来看,规模较小,市场化、专业化、协作化程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北部湾经济区本地的物流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偏小,还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的经营模式之中。截至2009年,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共有500多家,而规模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50家,其中已取得三级资质的本地物流企业仅有12家。

与发达地区物流业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小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5个方面:

一是物流市场需求不足。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企业实力不强,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

二是服务管理水平偏低。北部湾经济区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还比较低。多数物流企业只是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库存管理、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等众多增值服务方面,尤其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未全面展开。

三是基础设施装备落后。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仍有较大的差距,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偏少,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和内在结构不尽合理,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现有物流设施的使用效率不高。

四是管理体制机制约束。在物流业管理上,我国实行的是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从中央到地方有着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1],而北部湾经济区尚未成立统一的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管理部门。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脱节,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合理的发展。

五是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在物流研究、教育、人才培训等方面,北部湾经济区还比较落后,物流知识在企业远未得到普及。物流企业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企业的短期培训。

2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选择 2.1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比较优势

北部湾经济区区位、交通及环境优势明显。首先,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南接北连的独特优势,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东临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边、沿江,是中国西部唯一沿海的地区,是最便捷的西南出海大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北部湾经济区因此成为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资本等梯度转移的“近水楼台”,这就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天然优越条件。其次,北部湾经济区为打造“123”物流经济圈,筹划用2~3年时间,全面打通经济区通往周边省市、国家和地区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通道和大密度的航空通道,形成南宁到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1小时以内、到广西主要中心城市2小时左右、到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左右的快速交通网络;广西北部湾港(含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已开通10余条直达国内及东盟国家主要港口海运航线;以公路、铁路、航空和海(水)运为主要手段的北部湾经济区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再次,国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体系的出台以及广西区党委、政府提出构建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化、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的发展思路,并明确实施港口物流中心城市的带动战略,打造北部湾经济区,支持北部湾经济区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物流基地。 2.2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近期目标

我国“十一五”期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200多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近1倍,年均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年均增长13%左右,明显高于“十一五”以来GDP年均增长10%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物流发展正处于高增长期,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培育和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为目标,发挥独特优势,努力构建以政府引导和宏观调控为主的政策平台;以提高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为主的要素平台;以发展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为主的主体平台;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继续筹建功能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区GDP增长幅度。

3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3.1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作用

从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经验看,物流业的发展初期需要政府予以必要的鼓励和扶持。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地区通力合作。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协调管理体系,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事宜。按照“政策引导、打破垄断、整合资源、扩大开放、企业为本、规范运作”的发展原则[2],充分发挥政府在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为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要加强北部湾经济区内各城市各种物流规划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